將校園打造成多元友善空間!來看到成大原資中心,日前舉辦第三屆原藝櫥窗展,找來月桃編織技術、專研超過10年的潘雅莉老師以及設計師戚雅筑,將兩人共事10年的月桃工藝精華,在校園裡展出。
在校園一角的櫥窗中,有滿牆的工藝品,湊近一看,才發現,這些全是排灣族常見的月桃編織品,也是成功大學原資中心今年原藝櫥窗展的主題特展。找來在月桃編織技術專研超過10年的桃布里文化工作室創辦人 qaruwai 潘雅莉老師,以及設計師戚雅筑,將兩人共事10年的月桃工藝品成果,分享也展現給大眾看。
(策展人 qaruwai maledep(潘雅莉) 排灣族:
na'ipuvarung qaruwai maledep(潘雅莉) Paiwan
我希望能夠透過月桃葉鞘,這個東西,能夠讓更多人知道在,台灣這塊土地上面,其實有很多不同的多元文化,然後我們可以彼此互相尊重,互相的了解)
(策展人 戚雅筑:
na'ipuvarung 戚雅筑
當初我自己(是)平地人,我進入部落裡面的時候,其實部落是給我很大量的包容,然後也會讓我 就是,大家很無私的就是說,很多部落的文化,那我也會想說 我學到了,那我也會希望說 ,把我學到的東西,然後再分享 不管我的同胞,還是國際的朋友)
雖然只有一面牆的大小,但內容從還原新鮮的月桃採收到製作完成工藝品的過程、月桃與部落產業之間的連結,到三種語言的解說,都讓人感受到策展人滿滿的用心,校方也真心期待,透過開放式的展出,能觸及更多民眾,將全民原教落實在校園之中。
(成功大學歷史系學生 陳品文 :
veneci' i 成功大學 陳品文
這樣子的媒介跟空間,可以讓非原民的人看到的話,雖然 也不能說,看到就有非常多的所得,或者是會有,就是有更深一步的,就直接有很深的體認,但是至少是有一個契機跟載體)
(成功大學原資中心主任 王毓正:
siuning i 成功大學 王毓正
我們希望說有這個機會,可以透過這樣的策展,可以讓我們學校 ,不只老師 還有學生,甚至成功大學做為一個,我們也是對社會開放的,一個學習場域,那可以讓社會大眾有機會來這邊)
策展時間到9月底的櫥窗展,將兩人10年的精華濃縮,把排灣族月桃生活藝術介紹給更多人,將尊重多元族群、友善校園的口號實體化,藉此增加各族群之間認識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