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日同時也是不少民間團體,回過頭檢視政府推動原民政策的時機。今天(1)在立法院,就有原照會、原氣盟等團體,聯合召開記者會,提出多項政府仍有待重視的原民議題。
(台灣原住民族長期照顧服務權益促進會執行長 方喜恩 Atayal:
他是被整個台灣的,我們的主流社會的人數,全部稀釋掉了 )
攤開數據,從扶老比等數據,揭開原住民族的現況差異。原照會執行長方喜恩指出,國家政策往往以大數據擬定,就如同投注大筆長照預算,結果單獨就原住民族數據觀察,反而出現扶幼比比例較高。
(台灣原住民族長期照顧服務權益促進會執行長 方喜恩 Atayal:
原住民的人口的,或者是關於人的,福利的或者是政策的,他都被主流的,大的框架所稀釋掉了,大家好像都不覺得,然後就把經費,一直不斷地投注在,他(長者)本身就已經很健康了 )
國家政策為整體數據而訂,恐怕也犧牲了原住民族的權益保障。即便原住民族健康法今年三讀通過,但仍有漫漫長路要走。
而台灣社會多元,就像原住民族語就有42種方言別。不過宜蘭寒溪的克里奧爾語議題,族人也在81原民住族日再次呼籲政府重視。
(崗給原住民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 宋聖君 Atayal:
這些政策本來,就是我們身為原住民族人,就應該享有的權益,但是卻被政府以,族語認證考試為門檻所綁住,那這樣就相對扼殺掉了,我們從小就不在,政府所認定的方言別(生活))
81原住民族日,部分原住民族民間團體到立法院,以反殖民日為題,提醒政府原住民族政策有多個面向,像是蘭嶼核廢遷廠議題、氣候變遷下原住民族權益保障等,仍待政府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