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6
記者
Kacaw·Mayaw(周浩伊)/Tjivuluwan (孫政賢) 台北市/桃園復興

放不開的病 原鄉失智症照護議題須受重視

atukucingalrane kay asirapalane ki 失智症 ikai takacalrisianane

說到失智症,到了原鄉,卻成了族人口中「放不開的病」,儘管目前全國文健站已經超過五百站,但在長照的分級中,對於失智症長者的照顧,需要比文健站更專業的服務,當前原鄉在這一塊,似乎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來看以下這則深度報導。

(失智社區服務據點主任  Akin Yutay (巫君汝) 泰雅族:
syuningi 失智社區服務據點
Akin Yutay(巫君汝)  Atayal
喔那是老人痴呆,老了就這樣,那是放不開的病。)

這樣放不開的病,在原鄉似乎是公開的秘密,而部落對於失智的狀態有相當大的不理解,也造成了失智症就診的狀況,困難重重。

(失智社區服務據點主任 Akin Yutay (巫君汝) 泰雅族
syuningi 失智社區服務據點
Akin Yutay (巫君汝)  Atayal
如果說想要跟家屬了解或是想要找到家屬,可能就非常困難,因為很多都是老老照顧,甚至有些是獨居,家屬都住外面,他們(家屬)對失智的認知不足,所以他們認為說,老就老了,失智就失智了,不會怎麼樣,(但)失智是疾病,它不是正常老化,而且會延伸很多行為上的問題。)

(醫師 高揚威 泰雅族
tarasulrasulraw
高揚威  Atayal
(失智)很難有自我照顧的能力跟行動的能力,所以他從家裡到據點來,其實就是一個非常大的困難,那假如說以我們在山區,地幅這麼大,部落這麼散居,他沒有辦法主動到這邊來的時候,要去運作這樣的(失智)據點,就會遇到很大的問題。)

不過,即使解決了交通上的阻礙,失智症照顧在原鄉仍有窘境須突破,像是患者是否願意接受照顧服務、社區對失智病患是否友善,仍是一個大問號,但該如何提升社區失智友善? 認識疾病是關鍵要素。

(失智社區服務據點主任  Akin Yutay (巫君汝) 泰雅族
syuningi 失智社區服務據點
Akin Yutay(巫君汝)  Atayal
我希望先除去我們社區部落,對失智症的汙名化,透過教會、文健站還有辦公處,還有我走進家中,召集大家來聽講座。)

(復興鄉衛生所主任醫師 林德文 泰雅族
tarasulrasulraw
林德文  Atayal
也許你的文健站到案率很頭痛的問題,那裡面有一個是失智的(長者),為了他要去做一個單獨的失智課程,怎麼去做區分場地跟人力,都會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最基本的要求 ,它(文健站)應該就是我們在做失智友善社區的一環。)

然而,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面對失智照顧需求增加,儘管全國遍地開花的文健站已經達到503間,但在長照的分級中,失智症長期的照顧,需要比文健站更專業的服務,未來能否一併納入思考?讓失智議題、原鄉部落不會被遺忘,也是擬定政策需要重視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