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開始台東各部落相繼舉行原住民祭典,第八河川分署今年也特別與鹿野地區七個阿美族部落,聯合舉辦《青少年健康文化成長營捕魚祭》,希望透過活動導入溪流保育的概念,也讓部落青年除了學習文化技藝外,也能負起守護部落生活領域的責任。
為了宣導溪流保育的概念,第八河川分署今年首度與台東鹿野地區七個阿美族部落,聯合舉辦《青少年健康文化成長營捕魚祭》,希望藉由活動讓部落族人協助參與移除外來魚種,同時也對卑南溪生態有更多認識。
(第八河川分署 主任工程司 陳贊文:
卑南溪過度捕撈魚類的部分,造成魚類資源有些匱乏的情況發生,結合在地的部落,他們在進行捕魚祭的時候,透過這樣文化傳承的教育 ,也在教育課程裡面融入我們生態關注跟議題。)
貫穿半個東部的卑南溪,不只是台東農業主要的灌溉水資源,卑南溪流域的濕地更蘊藏了豐富的魚類,當地阿美族部落每年也在豐年祭期間捕魚祭祀祖先,希望祈求今年農作能有好收成,但族人表示,家庭廢水以及農藥過量問題,已導致卑南溪生態遭到嚴重破壞。
(舞鳳部落耆老 陳永盛 阿美族:
現在我們的(家庭)排水都往溪裡面排,所以難免水田都有下藥,他們(魚類)很怕污染,所以怕污染的魚就會消失。)
(文化成長營學員 王耀慶 阿美族:
文化是自己的,也不能讓它失傳。)
族人期待能透過文化成長營捕魚祭活動,讓部落青年與卑南溪的連結更深,並透過課程讓部落青年學習文化技藝,同時強化生態保育的概念,未來能負起守護部落生活領域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