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中心日前宣布,社區型機構可在全體工作人員疫苗施打率達8成,且做好防疫整備工作的狀態下,逐步恢復提供服務。
根據衛服部統計,目前國內社區式機構工作人員,全國施打比率已達94%,在身障體系的部分也達到85.7%。儘管中央有條件開放社區型機構,但即使是原鄉的文健站,目前大多還是仍以視訊方式與長者互動。
(電訪 忠治部落文化健康站督導 郭美玉 泰雅族:
現在是完全不行(面對面),我們送餐都還不能人碰人,(現在)都是用那個視訊送餐,然後會給他用一些課程,像畫畫。)
但翻開指揮中心公布的社區型機構範圍,失智據點比起其他社區型機構,並無人數及坪數規定,因此不在這次開放名單之中。
(電訪 台東聖母醫院泰源保健室失智據點社工Wakang (簡志龍) 阿美族:
因為我們還是一樣跟著就是衛生局,跟我們規定的一些事項,我們去做一些進行的服務事項,原則上我們還是一樣,就是老人家的送餐服務,那同時像我們也會藉由送餐的話去評估,個案老人家他在家庭,或是說在這部落裡面有沒有怎麼樣任何的問題現象。)
失智據點不開放,影響的是失智者的家庭照顧者。就有部分家屬及社工認為,這不僅會增加失智者走失的情況,更擔心自行照顧老人家時,比起專業社工,照顧上也難以周全。
(電訪 台東聖母醫院泰源保健室失智據點社工Wakang (簡志龍) 阿美族:
這樣他們會發現是說,家庭的照顧負荷其實有一些些的問題,他會有過度的擔心,然後他會有一些自己的揣測,或是說自己的不了解失智症的這個,臨床的反應有甚麼怎麼樣的問題。)
面對家屬的擔憂,目前社工只能盡量保持與家屬聯繫,若在照顧上有不了解的地方,可以立即與社工反映,各個單位也會透過各種方式來維持基本服務,希望在疫情間,讓失智老人家們能得到最溫暖的關懷與照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