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5
記者
達少/歐嗨 台中梨山

Kmlayan大梨山泰雅祖先 血緣分支各地

我們再回顧一則部落歷史影片,泰雅族遷徙史猶在耆老的記憶裡,今天我們要分享的部落歷史是大梨山地區,我們來聽當地耆老談當地各部落的遷徙史...

耆老吟唱著歷代祖先的名字,述說泰雅族祖先如何遷徙到大梨山地區。泰雅族從南投發源地往北遷徙到現在的各個部落,都有故事流傳在耆老的記憶裡。但隨著時代的改變,如今那些歷史記憶,並不是每一位部落耆老都能知曉。

(Silan‧Batu  Atayal 環山部落耆老
Turay Yabah Kmlayan, Kmlayan是梨山,梨山的祖先,然後Kmlayan的孩子就是Lamang,我們的祖先是Lamang。Lamang的孩子有五個,一個是Kbuta,Kbuta 曾經在這裡,Slamang是在那一面(梨山),他把Kbuta放在對面(梨山對面),Kbuta‧Lamang  Wilang‧Lamang  Ciparung,還有Taya‧Lamang 他是往南澳去,另外到南山的是Lkmomaw。來到梨山的是Mlayan,Kmlayan這一位祖先,很多人不知道,現在的人都不知道,Kmlayan首先落腳在這裡,但不是現在梨山(Klamang)這個地點,Klamang是我們的祖先,當初Kmlayan是居住在的德基水庫一帶,現在已經被淹沒了。後來Klamang的子孫曾經多次對外人或日本人獵首,因為獵首頻率太高,在日據的時候,那些Kmlayan的後代躲到最深山的裡面。日本一直拿他們沒辦法,我們(環山)則跟日本相處得很好,日本沒有什麼。至於梨山部落(Kmlaya)有些人躲在我們這裡(環山),那時日本人揚言想把梨山部落的族人殲滅,梨山跟佳陽本來是一個家族。)

泰雅族遷移的型態,大都是以"家族式"的遷移。世居在大梨山地區的Payas‧Tusang說:包括武陵農場,都曾經是過去泰雅族居住與耕作的地方。

(Payas‧Tusang  Atayal 松茂部落耆老
 祖先Lamang是最早從發源地帶領族人來到梨山(Slamaw)這一帶,直到現在從Lamang那個時代到現在我們遷移來到現在的Tabuk(松茂)這裡,總共有十二次的遷移,以我們自己Lumuy一個家族來講,已經遷移了十二次。祖先Lumuy埋葬的遺址還在,在雪山溪主峰的底下,也就是雪山溪的源頭,叫做Srasit部落,還埋在那裡。五年前我們去探勘過,我們泰雅族有室內葬的習慣,兩個人葬在床下,大概有二十幾個祖先埋在那裡,遺跡還很清楚,我們說Haka(墳墓日語)你們是說buqun(墳墓),遺跡還很清楚。我們一直希望,現在的政府,有關於輔導會所屬的武陵農場,政府沒經過確認,就給了輔導會,那些地方原來都是我們的土地。我們並不是要將已經成為榮民的那些土地非得要回來,而是我們祖先曾經居住的地方Srasit舊部落,他們都埋葬在那裡。將來我們的目標是,即使政府禁止,我們仍然要去除草慰祭我們的祖先,如果不再去整理悼念祖先的墳墓,後代子孫絕不會有好日子過。七家灣溪的由來就是七家原住民,七家原住民,我們也是包括其中的一家,我們的家族在裡面。)

Lamang(人名)是大梨山地區的開創始祖。不過Slamaw(梨山地名)這一個名稱,會不會是來自Lamang開創始祖的名字諧音來的? 也許是年代太久遠了,就連耆老也不清楚。不過Sqoyaw(環山)地名一詞的由來倒是流傳的還很清楚。

(Silan‧Batu  Atayal 環山部落耆老
Slamaw(梨山)這個名稱我不知道典故,原來是叫做Raka,Raka的意思是因為山頂(瞭望)。從山頂可以鳥瞰瞭望,這是梨山當初的部落名稱。日本人來了以後就稱作Slamaw社,(Slamaw是日本取的) 對!是日本取的。至於這裡(環山)原來是在Silung(地名)我們原來在那裡,有湖泊的地方,那個地方被燒了之後才遷到現在這裡Srinoq(環山舊名)。我們跟Gogan群(今大漢溪群)的族人相處得很好,互有通婚。有一次他們(Gogan群)說; 咦 這個部落的族人身材都很高挑沒有一個是胖子,我們是不是稱他們叫做qoyaw(麻竹)。我們知道qoyaw是什麼嘛!這裡的年輕人身材就像麻竹(qoyaw)一樣修長。從此就稱這地方叫做Qoyaw(環山)了。)

家族不斷的遷徙,最後大梨山地區,形成了四個大部落,從最原始的Slamaw(梨山) Kayu(佳陽) Sqoyaw(環山),後來又延伸了一個部落Tabuk(松茂)。

(Payas‧Tusang  Atayal 松茂部落耆老
從Srasit遷到Sqeran(四界蘭溪),有的到Sqeran(四界蘭溪)有的到Tuxan(地名)還有的到Twaqa(地名)對面這裡Twaqa(地名),其實大家不會一起遷居在同一個地方,有的到Twaqa(地名)有的到Tuxan(地名)還有是Sqerat (四界蘭溪)那些地方。最後來到Silung(地名),然後就是現在的Srinoq(環山舊名),最後則是來到Srinoq(現在環山部落的舊名)。在Srinaq(後來稱Qoyaw)的時候祖先們想到要來這裡開墾,現在的Tabuk(松茂)這裡。他們一大早四點就出發走路來這裡工作,傍晚再走回到部落Srinoq(環山舊名)。於是他們討論,這樣工作往返實在太勞累了,有的人就留在耕作地這裡過夜,經過再討論之後,乾脆就遷過來這裡住好了!這就是松茂。那時的老部落再上方,這個是第十二 十三次遷移到現在這個位置。)

梨山地區是泰雅族人早期從南投發源地往北遷徙時,最先到達的地方。而那時候Kmlayan(梨山與佳陽始祖)和Klamang的孩子Lamang(環山與松茂始祖)就落腳在這裡。如今大梨山地區已是高品質農產物主要的產地,也發展出了現在的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