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3
記者
Cemedas(江子芊)/tjivuluwan(孫政賢) | 台北市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深山中的後花園"展至10/25


2021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也在昨天(22)正式展開!其中由原民會與台北國際藝術節共同合作的''原住民藝術特展''以《深山裡的後花園》做為今年的主題,策展人希望藉由四位參展藝術家的作品,串起民眾與土地之間的連結,進而讓民眾更仔細地閱讀當代原民藝術家創作的背景,以及藝術作品與土地緊密連結的故事。

由原民會與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第二次共同合作的''2021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原住民藝術特展''在22號正式開展!今年的主題為《深山裡的後花園》,策展人Biung希望透過參展藝術家 Aluaiy Kaumakan、 Lavuras Matilin 、Idas Losin以及Aruwai Matilin等四位藝術家的作品,呈現當代原民藝術家在不同年齡、不同世代中,與大地之母之間的連結。

(策展人 Biung Ismahasan 布農族:
台灣原住民
他不是一個單一個族群
他是多元的族群
然後
台灣又是一個多元文化的一個社會
我們大家都是在地
經過這樣閱讀
仔細閱讀原住民的藝術作品之外
你可以深刻來檢視一下你自己的身分
然後去了解台灣原住民
跟台灣在地文化之美)

展覽以揉雜與融合的藝術力量、雙重意識、人類與環境的互惠等三個子主題貫穿所有的作品。從八八水災土地的流失到重新建構原民與土地的連結、原民從山林到都市生存環境轉變,以及原民如何看待山林動物的視野等,詮釋當代原民藝術家在人物時空背景的改變下,自身的感受。

[[請上字]]
(參展藝術家 Aluaiy Kaumakan(武玉玲) 排灣族:
家的概念
或者是土地的概念
部落的概念
就把它融合在這個長輩的花園裡面
希望它能夠繼續地滋養我們
或我們的下一代)

(參展藝術家 Lavuras Matilin 排灣族:
以前的山
就是我們採集 我們養育家庭的地方
但是時代的變遷
高樓一個一個在搭起來
那我們的很多的族人
都是在鷹架上面工作賺錢
那就像是在山裡面穿梭的樣子
在這個銀白色的高山中
繼續尋找怎麼養育家庭的一個養分)

(參展藝術家 Aruwai Matilin(馬郁芳) 排灣族:
透過老人家的這種敘述
或者是
我自己家族裡面的獵人的經驗
我發現
我們在對待 看待動物的時候
是一種平等的視野在看待動物
所以我就想要把這樣子的感覺
放在我的創作上面)

然而原民藝術家的思維與主流社會不盡相同,甚至需要更去仔細地去了解原民藝術家想透過作品傳達的理念,所以在原民藝術家埋頭苦幹堅持創作的道路當中,更需要知音理解與支持,其中,畫廊就是一個重要的角色,來協助藝術家與收藏家之間的媒合。

(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 張逸群:
畫廊它怎樣的推銷這個市場
而且它對藝術家的了解
它(作品)會更容易進入藏家的手裡
所以一次再一次(媒合)會很不錯
那包括我們在評審的時候
也都有注意到這個問題)

''2021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深山中的後花園特展''從22號展到25號,呼籲主流社會應學習如何與大地之母共生、共存、共創的永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