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菸,也就是所謂的電子菸,已經成為近年"新類型菸品"的主流,其中女性使用加味菸的比率,更是明顯上升,國健署為了深入瞭解女性吸菸習慣、思維跟戒菸動機,透過焦點團體座談發現,可能是儀式感、階級感造成的結果,然而在花蓮原鄉地區,更發現到加味菸使用的年齡層,有偏低的情形發生。
國健署吸菸人口比例調查報告發現,107年到109年18歲以上女性吸菸率,從2.4%上升到2.9%,其中女性吸菸者使用加味菸的比率更是從33.6%上升到41.7%,雖然吸菸比率並無明顯差異,但女性吸菸除了會導致心血管疾病跟癌症之外,生育能力及受孕成功率也會受到影響。
(國健署副署長 魏璽倫:
可能是這些年來,新類型的菸品一直出來,那女性18歲以上的吸菸人口,其實已經微幅上升,也就是一個警訊,那我們也發現當中,吸菸就算了 裡頭吸加熱菸的比例,已經高達百分之41.7。)
為了深入瞭解女性吸菸習慣、思維跟戒菸動機,國健署今年5月辦理焦點團體座談,邀請18到50歲的8位女性,包括吸菸者以及戒菸成功者,進一步了解女性吸菸的各種原因。
(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教授 許安琪:
女性的吸菸圈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次文化,這些次文化的類型,包括儀式感 包括話術,就是吸煙圈的話術,那這個話術裡面有一些所謂的階級感,還有所謂的,他們彼此在這個次文化裡面,形成一個群體。)
而在原鄉地區,是否有這樣的次文化存在?根據原民學者日宏煜近期參與花蓮縣衛生局調查發現,花蓮地區推動無菸部落跟無菸職場工作時,中高齡以上女性族人吸菸比例較男性族人少,反而是國高中以上年輕族群,在同儕互動下,容易接觸到加味菸,更因加味菸並不會殘留味道在身上,進而影響吸菸年齡層偏低的問題發生。
(台灣原住民族長照聯盟協會理事長 Umin‧Itei (日宏煜) 賽夏族:
那再加上同儕那樣子的一個互動的關係,確實我們在這些國中以上的族人女性,我們確實有發現到,都開始在使用這一些,我們看到的那種新興這樣子的一個菸品,它是一個相對來講,比較新的這種文化這樣子。)
學者表示,目前法律上還沒有限制新類型菸品吸食的相關辦法跟規定,期盼未來儘速修法,一同為國民健康努力。國健署也說,原鄉地區除了衛生所,若是族人有吸菸、戒菸等問題,都可以到政府核准的衛生單位,做諮詢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