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教育局原住民族教育原資中心辦理體驗活動,讓市區的國民小學學習與分享原住民族文化,師生間沒有任何族群限制,認真學習族群認識、在地文化、手作體驗等等。
學生們把手掌放在白紙上,畫出漂亮排灣族手文,這是高雄市教育局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辦理「原心原藝-原住民族文化體驗學習活動」,規劃南部地區各族群的文化體驗學習課程,讓市區的非原民國小生一同學習與分享原住民族文化。
(凱旋國小學生 洪尚捷
這個是比較高低位才會有的形式,這象徵穿梭在山中有一條蛇一樣,很新鮮就覺得說,可以第一次畫這種東西,又是這種手放上去描畫。)
(凱旋國小學生 周同學
可以學習到的原住民的文化,或是習俗之類的,(剛剛老師有講到排灣族的手文會不會很有趣),很有趣,因為他手上刺那個很漂亮。)
(凱旋國小學生 鄒同學
雖然每個人只要身分不同,手上的手文都不太一樣,我就覺得很酷,他那些手文不同的意義,還有他們族語有特別的地方。)
擔任文化講師柯珠玉表示,排灣族手文文化與身分階級有著密切的關係,而圖騰樣式也代表著不同的意義與相關的傳說故事,文手的過程與禁忌、文手的醫藥衛生與護理方式等。對於排灣族傳統文化有初步的認識之後,接著讓學生發揮想像力進行有趣的手文創作。
(文化講師 柯珠玉 排灣族
那今天的課程是手文、手文在我們排灣族,他已經失傳了很久,我是想說把它拿出來,讓同學們讓其他的不同於我們原住民的學生,也了解一下,我們排灣族手文在我們排灣族的重要性。)
(原教中心文化圖資組組長 楊海莉:
藉由辦這活動文化,能夠讓非原住民籍的同學,然後能夠把原住民文化帶回去,帶回去家庭帶,帶回去學校變成種子,讓更多人知道原住民的文化,這樣子也可以做一個文化的交流。)
透過舉辦文化體驗課程,希望讓都會區非原住民籍的師生認識並了解原住民族文化,以消除對於原住民的刻板印象及偏見,相互欣賞與尊重不同的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