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9
記者
Aras Sawawan(陳鵬飛) / puljaljuyan(李耀維) 桃園復興

拚設北橫國家風景區 共管機制待協調討論


北橫力拚成為第14個國家級風景區,但依法程序,風景區在設立要經過部落會議同意後,還要與當地族人有共管的機制。如今桃園市政府也正努力與部落溝通,雖然設立風景區得到多數族人肯定,但後續共管機制仍要進一步討論。

(復興區霞雲里長 楊米豐 泰雅族:
他們要釋權出來他們會是被動的,你一個權力要被不能說剝奪,要釋放出來跟部落做共管的話,我們主動要去談這塊的時候,我們能夠做到什麼樣的程度,這也是模糊的狀態 )

談起過去與林務局共管經驗,現在可能又會有觀光局加入,這樣的"共管機制"仍讓族人搞不清楚。[[原基法第22條畫面/反白條文 IN]] 依據原基法第22條規定,政府在原住民族地區設立國家風景區等場所,都要經得當地族人同意,且建立共管機制 。然而這個"共管",族人可以管到哪?霞雲里長楊米豐提到,過去政府都像擠牙膏一般,待族人去談了,才會將管理權限一點一點跟族人協調。

(復興區霞雲里長 楊米豐 泰雅族:
一般在講共管是他們的營收,我們要平均嗎,平均到我們部落嗎,還是說我們共管的話,我們要派一半的人來去(協助),這個都是一個很模糊的狀態 )

(復興區公所祕書 周星文 泰雅族:
站在公所以及代表會,各里的里長還有所有老百姓的心聲,我們也會再跟業管單位好好去思考,共管機制到底是如何一個執行,如何一個作法 然後他的權限到底多少 )

而過去的共管經驗,有部分都停留在行政共管,容易引起政府及部落的衝突。立委伍麗華提醒,真正的共管機制,政府不應再只是邀請族人出席會議、聽取報告,部落也應擬定行政契約內容,與主管機關坐下來討論。

(民進黨立法委員 Saidhai Tahovecahe (伍麗華) 魯凱族:
我們應該還要進行一個,實質的行政契約,因為行政契約才能夠,真正代表我們跟我們的,自然資源管理機關,位置是對等的 )

雖然離風景區成立仍有段時間,桃園市府也在復興區召開多場說明會,但大範圍的風景區劃設,當中包括宜蘭共60個部落,共管機制要怎麼協調?未來仍是很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