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usisilas macitan tu bunun makus'ang tu dangiav amis lumah
依山傍海是都會區居民認為住宅最奢華的選擇,能在住家旁擁有多餘的空間對於寸土寸金的都市發展蛋黃區來說,是最奢侈的想像,然而大社會的認為,對居住在河海濱聚落的族人來說,是退到城市邊境求生存不得不的選擇,新北市瑞芳快樂山部落的族人,就是這樣的景況,50年代離開原鄉來到基隆打拼,做礦工,做船工,因為不易融入都市生活,工錢有一天沒一天,時在租不起房子,因此選擇一塊與原鄉相似的土地搭建房屋,種菜養雞維持生活,但也因為是政府眼中的違章建築,常常面臨拆遷危機,二三十年來居住問題沒有獲得解決,族人提心吊膽,只希望有一天能夠實現安居的願望。
山,海,夕陽照射下,海面波光粼粼,這裡有人人稱羨的第一海景,是居住在都會區民眾嚮往的景色,新北市瑞芳濱海公路上,有一個阿美族部落,居民之居住在這裡,環境像花東原鄉一樣,可以種菜養雞快樂生活,因此將這塊新故鄉,稱為快樂山部落。
(快樂山部落耆老
Kacaw 阿美族
Takidiip tu bunun Kacaw Amis
我叫張水元,Kacaw是我的名字,過去,在民國57年時,我就移居北部,我的故鄉在關山,31歲我在採礦廠上班,我的長子剛出世,我們正在扶養他(兒子),我在採金礦的公司,上班有九年了,後來公司倒閉,我們因此轉到基隆的電力公司,在那裡退休,以前上班的那九個年頭,我常常經過這裡,我因此很了解這片土地的生態,我常常來此地採山蘇菜)
(快樂山部落居民
張愛慧 阿美族
Takidiip tu bunun 張愛慧 Amis
以前在基隆,基隆,我老公是跑船的,後來就租不起房子,剛好這邊是,我個人是想說,喜歡住在這裡,很開心,看到山上看到海這樣子)
(瑞芳快樂山部落居民
蘇來金('Akim) 阿美族
Takidiip tu bunun 蘇來金('Akim) Amis
晚上的時候,大家就會凝聚在一起,自從那座廟拆了以後,我們這裡有辦一場豐年祭,大家凝聚在這裡很愉快,因此這座山我們叫它快樂山,我們在民國80年來到這裡,84年時大家陸陸續續來此,起 初我們電的來源是發電機,來這裡的居民,大都是從花蓮台東北上找工作,生活真的很辛苦,在都會租房子,一個月最少也有一萬塊,很不划算我們負擔不起,才選擇到這裡快樂山住 )
只是原本快樂的生活,在2014年出現變化。
(基隆草根文化協會原民小組召集人
拔耐‧茹妮老王 阿美族
Mais'ampuk tu bunun 拔耐‧茹妮老王 Amis
原住民發展出一種自我互相照顧的系統,我們的群聚,就是一個,我們從部落原鄉,就一直存在一種,彼此互助照顧的精神,特別是我們的長輩們,就覺得我們找到一個,跟我原鄉很像的地方,我們住在這裡,我們的家在這裡,我們自己在這裡,可以養雞養鴨養青蛙,種種菜,旁邊,快樂山的旁邊就是海,我要去採集海菜都很方便,我自給自足,但是社會不看我們這個,它放大了就是我剛在講的,法院很簡單的那兩個問題,是不是你的地,不是你的,那你就是偷的,你就是竊佔的,可是他沒有看國家到底提供了,人民什麼樣的居住的保障)
2014年底,部落被檢舉,竊佔國有土地遭到起訴,有40多位居民被起訴,當時市議員及立委居中協調,居民依法繳納土地使用金,並且表達承租土地的意願,2017年底,高等法院二審宣判,一名住戶有罪,甚至還多加了一條建物沒收,2018年1月底,有17戶住戶,突然收到新北市拆除大隊,違章建築通知書,要求居民自行拆屋,之後在市議員的協調下,暫緩拆除,而國有財產署,在同年2018年1月23日發文,只要新北市府提出申請變更地目,就同意出租土地,但是從2014年到現在,土地的爭議依然沒有結果。
(基隆草根文化協會原民小組召集人
拔耐‧茹妮老王 阿美族
Mais'ampuk tu bunun 拔耐‧茹妮老王 Amis
我們跟國有財產署,在這個土地的租用上面,還沒有取得正式的租用 ,但是我們每個月還是要繳納,使用補償金 ,它每半年會寄一次繳費單給我們 ,長輩們繳的不是租金,是使用補償金)
( 瑞芳快樂山部落Tapang
潘進發 阿美族
Asang lavian Kolas(潘進發) Amis
已經三四年了 ,還是沒有消息 ,希望原民會跟原民局 ,快點把資料 ,快樂山部落的資料,快點去變更 ,要重新變更這個地目 ,才可以有辦法,在這個快樂部落這邊去住,去承租這個地)
(基隆草根文化協會原民小組召集人
拔耐‧茹妮老王 阿美族
Mais'ampuk tu bunun 拔耐‧茹妮老王 Amis
為什麼此刻 ,他們一直不取得土地承租 ,這樣的機會給快樂山長輩 ,他們有一個理由,說上面有一個大的石頭 ,會掉下來很危險 ,我告訴你們 ,我非常不同意這個說法 )
原本這裡是快樂山部落族人,自行搭建的鐵皮屋,現在已被工程人員拆為平地,而這一切罪魁禍首,就是這一顆直徑約3米寬的石頭,就砸進屋內,造成屋主多處撕裂傷跟骨折。
(快樂山部落Tapang
Kolas(潘進發) 阿美族
Asang lavian Kolas(潘進發) Amis
去年的石頭,一塊石頭下來,剛好砸到最後一間房子,原民局後來就講說,要把我們拆除,到現在已經二三十年,都沒有發生過事情,只有去年是那一塊石頭,剛好砸到一戶的)
(瑞芳快樂山部落耆老
Kacaw(張水元) 阿美族
Takidiip tu madadaingaz Kacaw(張水元) Amis
我是民國67年來到這裡,一直到現在,都沒有發生過落石坍方,怎麼會突然有這種情形,我也很納悶 ,我認為這裡很安全,現在有這樣的狀況,可能是下雨跟地震的關係)
去年底,北台灣連日降雨,造成快樂山部落,有巨石從山坡滾落,當時新北市原民局認為,要針對瑞芳山區,進行整體地質評估,但現實卻是延滯居住議題。
(基隆草根文化協會原民小組召集人 拔耐‧茹妮老王 阿美族
Mais'ampuk tu bunun 拔耐‧茹妮老王 Amis
二三十年來 ,住在那個山頭 ,沒有人解決他們的居住問題 ,石頭就在那個時候就存在了 ,現在要又用所謂,沒有解決的問題來說 ,這裡不安全 ,所以我不可以,把土地承租給你們 ,可是我請問一下 ,如果他們經過專家學者 ,地質的專家學者去確認,它是危險的 ,請先告訴我們,有沒有解決,它的危險的問題的方法 ,告訴我們一個解方 ,如果是把這個石頭,先弄下來也好 ,或是用什麼樣的方式 ,讓它可以穩固也好 ,假設真的無解 ,可不可以有另外異地的可能 ,你要這群長輩去哪裡租房子 ,他們就是租不了外面的房子 )
10月8日,新北市原民局局長,回應宋雨蓁議員的詢問,快樂山部落居住議題的進度,何時解決。
(新北市政府原民局長
羅美菁 阿美族
Liskadaas mumu 羅美菁 Amis
針對快樂山聚落 ,在還沒有更完整可行的,一個長期安置計畫之前 ,我們暫時不會強制要求,居民搬離現在住的地方 ,這是第一點 ,不過因為現在住的地方 ,它確實有那個 ,落石災害的這個風險 ,我們之前有做評估的報告 ,所以我們也建立了,防災分工的機制 ,所以我們會請瑞芳公所 ,不定期到瑞芳快樂山部落巡查 ,現階段,我們協助處理族人的部分是 ,目前是研擬租金補貼 ,或者是入住社會住宅 ,或者是包租代管的一個方式 ,我們會根據族人的經濟狀況 ,來個別做,更適切的安遷方式 )
(新北市原民局副局長 陳碧霞 阿美族
Mal'unu tu lavian 陳碧霞 Amis
我們有跟內政部營建署,去爭取所謂的一個,新北市原住民社會住宅的,先期規劃,這個經費,這個計畫經費,內政部營建署也核定給我們,就是最近才核定給我們,我們現在也開始啟動,所謂要找專業的團隊,幫我們去做規劃,我想在這個規劃報告裡面,一定也會把河海濱聚落的,一些議題,也會納入在裡面,以及在都會區很辛苦生活的,都會區的族人的一些需求,也會放置在裡面)
(基隆草根文化協會原民小組召集人
拔耐‧茹妮老王 阿美族
Mais'ampuk tu bunun 拔耐‧茹妮老王 Amis
我比較是希望政府 ,規矩是人訂的 ,這些規規條條都是政府,你們要經過評估 ,你們要去制定一個,管理這個國家的一個遊戲規則 ,針對原住民的居住權 ,以快樂山長輩們的經驗來看 ,這些已經居住在那裡,二三十年,超過30年的長輩們的居住權 ,不要再用被動姿態,或被動的政策來去處理)
(瑞芳快樂山部落Tapang
潘進發 阿美族
Asang lavian Kolas(潘進發)Amis
原民局 局長
先聽我們在這邊居住的居民 ,先聽我們的心聲是怎麼樣)
(快樂山部落Tapang
Kolas(潘進發)阿美族
Asang lavian Kolas(潘進發)Amis
我剛來(基隆)的時候,差不多好像是14 15歲,好像是這邊,這邊都還沒有,這都是草,我在這邊蓋房子,小小的,這個水井旁邊,蓋小小的,兩個人可以住,跟我朋友一起,就蓋起來,那模板不是用買的,人家不要的撿過來,隨便蓋,出港回來,打平了,被政府打平了,怎麼辦,再繼續蓋,也是在這邊,然後再拆又再蓋,差不多三四天可以睡,就這樣子走,回來也是一樣(被拆))
(基隆草根文化協會原民小組召集人
拔耐‧茹妮老王 阿美族
Mais'ampuk tu bunun 拔耐‧茹妮老王 Amis
剛剛講長輩們那種很自然而然,我們已經老了,這個勞動社會,已經不需要我的勞動力了,我被這個社會否定為,是沒有用的勞動力的人口,可是我沒有自我否定,然後我又不想,造成我子女負擔的時候,我們自己就形成自己的部落,都是老人的山頭,你去快樂山,那天如果你們有去,都是老人家,他們很開心很快樂,如果今天我是他的子女,我也很開心,因為我不會擔心,我的爸爸媽媽,在我上班的時候自己在家,我會害怕,我會擔心我父母親在家裡,白天的時候的生活,可是你看這樣養老的生活的,彼此照顧,是不是很好,是不是該保存,是不是該持續)
(Asang lavian Kolas(潘進發)Amis
我們要原地居住,要這個居住權,大家都不想搬,因為,畢竟在這邊已經住二三十年了,大家都不想要搬離)
居民看著電視聚在一起聊天,這是快樂山部落的日常,就是家存在的價值,長達三十年的土地爭議,何時能夠獲得解決,快樂山部落的居民們,心裡都在期待,有一天能夠在城市的邊境,實現安居的願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