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面鼯鼠是活動在中高海拔山區的野生動物,但台東市有民眾發現,白面鼯鼠竟然出現在台東市區的公園內,懷疑是人為飼養跑出來,而台東縣農業處也表示,雖然白面鼯鼠未列入保育類動物,但民眾違法獵捕或是虐待一般野生動物,仍可依野保法規定來開罰,呼籲民眾不要因為好奇,而去購買或是捕捉野生動物回家飼養。
有民眾在台東市區公園內發現,一隻毛茸茸的小動物正在逛大街,經專家辨識後,確認是隻白面鼯鼠,加上這隻鼯鼠根本不怕人,不排除是人為飼養不小心走失了。
(台東農業處副處長 馬志安:
這個會出現在市區,可能疑似是民眾飼養的,一般的野生動物是不能飼養,那我們也會排定一個時間,到各大寵物店去做稽查)
(台東林管處技佐 李宜明:
白面鼯鼠牠的分布,比較偏向中高海拔,牠一般移動比較偏向在樹林間,使用牠的皮膜來做滑行的動作,比較少看到牠在地面移動)
白面鼯鼠是一種大型飛鼠,主要分布在海拔800以上的山區,以嫩葉、毬果和小昆蟲等為主食。白天會躲在樹洞,晚上才出來活動,雖然不是保育類動物,但民眾如果違法獵捕或是虐待野生動物,仍可依野保法開罰。
(台東農業處副處長 馬志安:
牠雖然不是保育類的動物,但是動物保育法第10條有規定,獵捕跟宰殺一般類的野生動物,會處分5到25萬)
另外騷擾或虐待一般類野生動物,也會處新幣2萬元到10萬元罰鍰。台東農業處也呼籲民眾,白面鼯鼠雖然可愛,但不能飼養,民眾發現可立刻通報相關單位,以免挨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