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這次的事件,也讓我們發現到,台灣獼猴解除保育身分後,民眾私養獼猴情況增加,動保團體就提醒,圈養獼猴,容易有人猴共通傳染病發生的風險。法扶原民中心也表示,根據現有法令規定,台灣獼猴仍列為野保法保護對象,私養就容易觸法而遭到裁罰,請民眾務必配合。另外,
台灣獼猴從2019年1月解除保育身分後,私自飼養的現象越氾濫,動保團體擔憂非法飼養,會造成像是獼猴情緒不穩定、棄養而無法適應野外的生活,及人猴共通傳染病的風險。
(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祕書長 林美吟
在這個狀態下,牠沒有辦法去跟同伴互動,牠可能就會有一些,情緒上面的不穩定,長大了之後,大家再來棄養,牠其實已經回不去,原本的野外的生活了,那就會衍生很多的問題)
除了長期圈養衍生的問題,法扶原民中心也指出,根據現有法令規定,台灣獼猴仍列為野保法保護對象,即使並非刻意獵捕,但法條內容模糊,有可能被刻意解讀而牴觸法令。
(法扶原民法律中心專職律師主任 林秉嶔:
不知道相關的法律規定,真的因為一時的同情,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就是收容了,但是被發現了,這時候就是配合,機關的處理,我想這樣會比較好)
林秉嶔也建議族人,還是不要有任意獵捕行為,而從實務經驗上來看,若能配合相關機關調查,面臨罰鍰可能性也會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