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anao na sira o daygakosi ni 古勒勒 a mamareng so zampo
暨南大學原住民資源中心,邀請排灣族藝術家古勒勒駐校創作,利用金屬鐵線跟枯葉,與學生共同創作裝置藝術。
藝術家古勒勒的裝置藝術,加上燈光投射,讓暨南大學裡的陰暗角落,轉身變為氣氛十足的露天展場。暨大原民中心,希望讓學生認識更多原民藝術文化,特別請來排灣族藝術家古勒勒,在校園進行為期二週的自由創作,也邀請學生共同參與創作。
(暨大原民中心主任 邱韻芳:
sinsi
我其實也是希望說激發他們看到說,一個原住民的藝術家,他在創作的過程是怎麼樣,因為我覺得如果只是成品的話,大家就喔,雖然很驚嘆可是不曉得那個過程,我希望他們看到那個產出的過程,也可以刺激他們有一些,他們知道說原住民的一些,文化藝術其實很多樣性的。)
這次裝置藝術,由古勒勒帶領學生,利用金屬鐵線跟枯葉創作而成,從外觀來看,就像好幾個大型鳥槽,高掛樹林間,古勒勒把這次創作,取名為鳥居天空部落,表達他對傳統部落的嚮往與憧憬。
(駐校藝術家 Tapiwulan‧Kulele 排灣族:
mamareng so apzapzatan a tao
那這一次的作品就是,我常常會去想像就是以前,我們最原始最傳統的那個部落,不管是人事物,我那個很美的部分,我就會很想回那個部落,但是沒有那一條路可以走了,那我就想像說,我有沒有可能變成一個鳥人,可以飛上去,飛到那個我想要的部落。)
(暨大學生 古馨慈 泰雅族:
daygakosi
我是覺得很有趣,因為第一次參與裝置藝術這部分,就像老師的命名就叫做天空部落,那也會讓我們有家的感覺,對,會想起家這樣。)
(暨大學生 蔣冠瑋 泰雅族:
daygakosi
其實學到的,我覺得不只是藝術品方面的東西,就是還有生活上的知識,做這些藝術品的時候,他也有教綁那個鋼絲,還有揉那個鐵絲網,他都知道大概要教你到哪裡,學到的就是滿多的。)
古勒勒跟學生們,共同用兩個星期,完成這次藝術創作,除了發表成果,協同創作的學生們,也在過程中學習獲益良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