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8
記者
Hundiv/puljaljuyan (李耀維)  台北市

社區家庭關懷訪視 盼為兒少創健康成長環境

為了讓兒少在成長過程能夠健康平安,衛福部推動以社區為基礎的家庭關懷訪視服務,透過家庭關訪員跟在地連結、整合相關管道,也傳達健全的育兒訊息,希望為兒少們營造健康的成長環境。

在少子化趨勢下,政府推動0到6歲一起養政策,但在兒少成長過程中,可能遭到不當對待或其他傷害,為了有效處理不同風險程度的通報案件,近年來衛福部積極推動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透過培養家庭關訪員,整合社區相關通報管道,提升在地對於兒少適當照顧的敏銳度

(衛福部保護服務司長 張秀鴛:
有一塊是我們一直沒有能力去處理,也就是說它的風險不高,可是它有發生事情,但是我們在人力上面,又沒有辦法那麼充分,因此我們就希望能夠,培養在地的一些資源,經過訓練之後他們就在社區,可以來照顧幫忙這些家庭)

對於原鄉部分,家庭關訪員也都盡力使用族人熟悉的語言或生活方式,給予最貼切服務,也會主動去關心聯絡相關單位,傳達每個家庭所需要的育兒訊息。

(家庭關懷訪視員 王淑芬:
我遇到一個案家他們是原住民,媽媽本來在工作,但是因為生了最小的孩子老三,她就沒有工作就靠爸爸的一份薪水,要養三個小孩,我去看見她的需要幫她提出來,妳需不需要這樣的服務,我幫妳查了有這些資料,其實資源是妳們可以使用的)

(屏科大社會工作系教授 趙善如:
對於兒少的發展知識我想,在未來我們原鄉的培力其實要,更多地給力,尤其有關於社會福利支持的資源也是,我想我們把兒少的育兒的知識,再加上一些福利知識,給我們部落的長輩,這樣的情況底下其實可以營造一個,更好的一個社區安全網)

喊口號展現照護兒少的決心,而根據衛福部統計,110年兒少保護通報案件上升到將近8萬件,也意謂保護兒少健康成長工作大大提升,希望持續藉由訓練家庭關訪員,與在地緊密連結,關心所有兒少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