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eco sa matatekong ko lonan a makari'ang
近年來,台東長濱興起返鄉浪潮,青年投入近海漁撈產業,使得長濱漁港躍升台東第二大港,卻也造成港區泊位不足,不時引發漁船碰撞紛爭,為此,台東縣政府爭取投入2700萬經費,新建長濱西內碼頭,增加20艘漁船席位以及0.4公頃的腹地。
漁港內停滿一艘艘漁船,這些全都是漁民重要的生財工具,不過仔細一看,每艘船之間幾乎是緊貼在一起,若風浪較大,很容易就發生碰撞,導致船體毀損,也造成漁民間產生糾紛,甚至大打出手。
(新港區漁會理事 潘一志 阿美族:
lise' no pataminaan
潘一志 Amis
年輕人都很多人回來抓魚,停泊的時候,稍微碰撞的次數很多,有的時候像風浪大的時候,它碰撞的話,就造成那些漁民一些糾紛)
近年來,台東長濱興起返鄉浪潮,青年紛紛投入近海漁撈產業,本該是好事一件,但卻因為船筏停泊問題,漁民間上演全武行。而為了解決停泊需求,台東縣府協助爭取並投入約2700萬元經費,新設漁港西碼頭,增加20艘漁船停泊席位,以及0.4公頃腹地,7月25日正式啟用。
(長濱鄉漁民 劉先生 阿美族:
mifotingay
劉先生 Amis
比較有那個空間可以停船,我們這個港很小,可是長期在這邊好像100多艘)
(台東縣農業處漁業科長 陳文泰:
citodongay
陳文泰
這幾年其實縣府,花在淤沙疏濬的數量的經費,每年其實就已經將近2500萬,大部分的魚產季的進出港情況,都已經可以讓漁船出去,都不會塞港)
長濱漁港在青年力量加入下,漁獲產量已躍升全縣第二,縣府新建長81公尺、水深3公尺的西內碼頭,解決泊位供不應求的問題,也定期進行港區清淤疏濬作業,讓船出得去,漁獲進得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