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4
記者
palang paljaljuman 屏東市

貨幣行動博物館進駐屏東 介紹錢幣歷史

由國立歷史博物館推出的「鈔票錢幣」行動博物館,在暑假期間進駐屏東縣原住民文化會館,車上總一共有八個展區,內容包括古錢包、各國鈔幣設計等項目,透過體驗讓民眾瞭解錢幣的歷史。

屏東縣原住民文化會館前的黃色大貨櫃,就是鈔跑抵家多感體驗行動博物館,車上總共有8個展區,包含古錢包、鈔幣設計、鈔跑商店等,這次開進屏東市區,讓在地民眾能就近瞭解貨幣發展的歷史文化。

(鈔跑抵家服務解說員 楊慧萍:
40尺大型的貨櫃改裝設計而成,它是以秉著行動服務的方式,開進到每一個縣市跟各鄉鎮,進入到學校跟社區裡面,然後讓社區的民眾還有學生,他可以就近來瞭解我們從古至今的貨幣的故事跟文化。)

車上互動設施讓民眾嘗試在貨幣上加入自身文化元素,讓貨幣更符合在地意義,同時也推廣透過貨幣交易能夠選擇友善環境產品,並且促進公平交易回饋生產者,像屏東小琉球就有推行海灘幣。

(鈔跑抵家服務解說員 楊慧萍:
參加活動的或者來參觀來島上遊覽的民眾,你們去收集海廢(垃圾),然後收集了幾公斤之後,來跟我兌換一個海灘貨幣,這個海灘貨幣是可以在小琉球商店,可以去使用的,然後可以達到我們減少我們的海廢,也可以讓我們環境共好,又可以提升我們的經濟。)

台東都蘭部落今年也以傳統互助換工的概念,推行社區Mi幣,因此貨幣並非只是買賣交易的工具,更能夠促進地區經濟發展與環境共好,暑假期間屏東民眾也能藉由行動博物館的體驗,一探貨幣多元豐富的機制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