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情勢緩不下來,除了軍演,中國也對台灣先後祭出經濟制裁,從去年3月到今年8月,中國禁止台灣輸入的農漁貨越來越多,因此國民黨今天(24)召開記者會,邀請農漁民現身說法,談論目前困境。
隨著美國眾議院長裴洛西8月初來台,中國除了軍演,也先後對台祭出經濟制裁。3號,中國大陸海關總署以"農藥殘留超標"、"檢驗出新冠病毒陽性"為由,拒絕受理來自台灣的柑橘類水果、冰鮮白帶魚、凍竹莢魚進口,對此,消基會也在19號表示,檢驗農漁產品都屬合格。農漁民坦言,農漁貨沒問題,但兩岸政治關係,嚴重影響生計。
(中華民國農會理事長 黃瑞吉:
那個美國的裴洛西議長來,又被凍結了200多家的廠商的食品,整體來講,對台灣的農特展品的經濟價值,影響最大)
(頭城區漁會供銷部主任 吳建明:
頭城區會這邊,我們大宗漁獲就是白帶魚,我們白帶魚現在都是以,鮮凍的方式直送大陸,來去做一個銷售,那可以說是百分之百都是這樣送,所以對我們轄內漁民的生計,是一個很大的衝擊)
根據農委會資料指出,光是白帶魚就是百分之百銷售到大陸,中國停止輸入,5500公噸的白帶魚,又該何去何從?。雖然農委會日前表示將從外銷、內銷跟加工等三面向,確保產地價格跟農漁民收益,也祭出相關配套措施緩解農漁民困境,農漁民也說,時間就是成本。
(中華民國農會理事長 黃瑞吉:
發生這種事情以後,我們的政府說,南向政策 銷到歐美,這個保鮮的事情 這個是鮮果,你長期運輸又不行,你說南向政策,我們的這些農特產品,價位比較高一點,你到東南亞消費比較低,他們消費者可能不會接受)
(頭城區漁會供銷部主任吳建明:
當然政府它有一些緊急的,對應的一個措施,那產業這麼大 量這麼大,你沒有辦法 而且在短期間內,找到任何一家工廠 或漁會,來去處理這一塊,那最終怎麼去處理,還是要回歸到一個基本面,不要有這種政治的一個原因)
面對中國單方面的經濟脅迫,行政院也在18號宣布,與美國在今年6月啟動的"21世紀貿易倡議",9月會進行第一次會議,會針對第三國經濟脅迫的部分進行討論[。而未來台灣是否能開拓多元市場,化危機為轉機,還仰賴政府的智慧跟國際間的協助與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