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7
記者
Rowbaw Seyhu (温庭萱) 桃園觀音

桃園活化4區橋下空間 打造原住民族活動場域

4 kinnalay yahu hongu maki 'san msli' kwara tayal
 
高舉雙手、向祖靈祈福,桃園市總頭目在台上進行祈福儀式,因為桃園市政府10月7日在觀音區原住民戶外運動場,舉辦聯合落成啟用典禮。

剪下紅色彩帶,正式啟用橋下原住民族多功能空間場域, 從108年10月開始,桃園市政府陸續完成平鎮區台66線快速道路、八德區國道2號、觀音區及大園區台61線,共4個區域的原住民族橋下多功能空間,總工程經費共5239萬多元,加上已完工的大溪區武嶺橋下空間,目前桃園共有5處原住民族橋下空間活動場域。 

(桃園市長 鄭文燦: 
高架橋的空間比較多元,又可以這個就近來使用,那也不會對這個地方的,這個居民有任何的妨礙,只要安全無虞做得好,空間設施做得好,沒有問題可以集會可以唱歌,可以舉行各式各樣的活動。)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桃園市已躍升為全國原住民人口第二多的城市,即將邁入8萬人口,需要更多的戶外活動場所提供給族人使用,所以利用高架橋下空間活化增加公共設施,周圍也以景觀花台跟圍籬網,做安全區隔,而當地族人認為終於在都會區,能有一個提供族人聚會的地方。

(桃園市觀音區總頭目 高勝雄 Amis:
我們一直徵求這個空間,
讓我們原住民有一個,以好好能夠聚在一起,凝聚這種所謂的傳承我們自己的文化。) 

(桃園市觀音區居民 Dahoway(高嘉瑜) Amis:
因為之前場地都是跟別人借的,有時候要練習跳舞的時候,有時候借不成,下雨天的時候也沒有地方可以練習,如果有一個場地大家都是原住民一起,就會大家會更想來。)

透過原住民族橋下多功能空間的利用,滿足當地族人聚會聯誼、休閒運動、舉辦活動及文化祭儀等多元需求,不僅可以促進族群交流凝聚大家的心,也是都會區一起學習及傳承文化的集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