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9)的內政委員會中,立委羅美玲指出,原住民族從事營造業居多,但發生職災後,有高達5成沒獲得賠償,而原民會則表示,今年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上路後,已有大幅改善,也會再加強工安宣導。
根據111年第二季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原民從事行業中比例最高為營建工程業達14.79%,其次則為製造業、餐飲業。而19日內政委員會中,立委羅美玲指出,原住民族從事營造業多,但卻有高達54.58%未收過工安職災預防資料,遇上職災的原住民勞工中,更有高達50.08%沒有收到職災賠償,可見原住民社會中存在不小的資訊落差。
(民進黨立法委員 羅美玲:
原住民族從事營造業居多,包括裡面有發現,有高達5成以上沒有,收過工安職業預防的資料,而且有5成的職災者沒有獲得賠償)
(原民會主委 Icyang‧Parod (夷將‧拔路兒) 阿美族:
沒有相關的法律配套,尤其大部分的原民在那個時候,他連勞保都沒有加保,這個職災保險的部分,這個部分應該未來,應該會比較有大的改善)
去年三讀通過的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在今年五一勞動節正式上路。依照立法內容,擴大強制納保對象,提高投保薪資上限,包括非典型勞工,像是派遣、臨時工等也都納入職災保險的投保對象。
(營造業勞工 Futing 阿美族:
像以前可能就沒有,現在每個工地應該都有,工地有規定是(參加)團保,你自身的保險可能要多加一點)
原民會主委 Icyang表示,原先原住民納保率僅有7成,經過法令規範後,納保率已提升到八成以上,未來會再將強化分布在全國的就業服務員,加強工安宣導的基本常識跟相關知能,保障族人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