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klas munhuma mais pisialun a dalahan hai nasaipukus dalahtan
在2012年的時候,我們到了南投縣仁愛鄉萬豐村的曲冰部落,我們拜訪了部落文史工作者,也是萬豐村的前任村長,更是典型的傳統的布農族農夫廖金池,當時從事有機農作已經有20年了,由他來帶著我們貼近原鄉友善部落的土地。
(曲冰部落文史工作者
廖金池 布農族
Kuzakuzas palihumisan tu bunun 廖金池 Bunun
如果你不好好善待(土地),你的第二代就沒有辦法使用這個乾淨的土地,而且當我們自己在乾淨的土地上工作,心情很愉快,我很喜歡打赤腳就在我的田裡面走呀 這樣子。)
廖金池是仁愛鄉萬豐村的前任村長,經營有機農作近二十年,默默投入有機耕作的目的是因為可以生態保育的價值,而不是獲利上的價格,恢復布農族傳統永續經營的耕作模式。
(曲冰部落文史工作者
廖金池 布農族
Kuzakuzas palihumisan tu bunun 廖金池 Bunun
當時我們走這個 有機這個區塊 不是看到它比較貴 而是站在一個對 善待土地友善土地大地的一個理念 永續的經營 我們才走這一條路 我蠻鼓勵大家就是 只要是我們自己的土地 你一定要善待它 可是在這個當中 一定要有一些忍耐 然後不斷的學習怎麼樣去 跟你的土地生態 去了解它去融合它 你這樣才能夠跟它生活在一起 土地是最重要的 怎麼樣去保護它 這個是最重要的 所以化學的東西部要近來 拒絕任何的化學進來 然後開始養地 我對有機的這些經驗 我毫不保留的 我願意讓更多的大地能夠回到原來我們祖先的那個環境。)
廖金池大哥表示,布農族人從早上起床一直到田園工作,都是要敬畏天地,凡獲得就是感恩,平常說話也要以比喻的方式,以表示尊重。
(曲冰部落文史工作者
廖金池 布農族
Kuzakuzas palihumisan tu bunun 廖金池 Bunun
其實祖先的信仰 是二十四小時的 都生活在當中 你其實真的要去拿 你不動聲色拿就OK了 比如說像我們殺雞 我們不講殺雞這個字眼 我們會說拿一個 那就好了 不一樣啊 啊我們殺一隻雞好不好沒有 那個就是對生命對大地的 一種尊重 真的 以前老人家 你看打到了有收成 他也是感謝天。)
廖金池大哥強調,除了對土地的愛惜之外,更要善待其他的動物,不貪婪不豪取,天地自然會滿足我們的生活需求。
(曲冰部落文史工作者
廖金池 布農族
Kuzakuzas palihumisan tu bunun 廖金池 Bunun
不單單是對土地 其實族人告訴我們 雲以下所有的包含植物和動物 這些東西跟人是平行的 所以我們都要善待 而且夠就好了 會有剩下的啦 一定有剩下 我們要相信。)
近幾年來,原鄉部落興起套裝旅遊的觀光模式,廖金池大哥建議,以原住民族傳統的工作互助機制及生活分享的習俗,創造部落雙贏的作法。
(曲冰部落文史工作者
廖金池 布農族
Kuzakuzas palihumisan tu bunun 廖金池 Bunun
我們希望部落跟部落之間 能夠作一些所謂的聯盟 這個機制 但是基本上 就是尊重跟分享 那這樣的話 部落跟部落之間就是一種尊重相對的尊重這個遊客 讓我們早期所謂的分享機制 也能夠呈現在這個地方 ㄟ 我有什麼好的也跟你分享 我想這個是希望部落跟部落之間能夠建立 這樣的子的一個默契。)
針對日漸增多的外來遊客進入部落,他也樂表歡迎,並提醒大家要保持學習與欣賞的心態,原鄉之行,才能達到知性之旅的效益。
(曲冰部落文史工作者
廖金池 布農族
Kuzakuzas palihumisan tu bunun 廖金池 Bunun
你進到一個地方 你要放下 所有你在外面偽裝這個的心態 你才能融合你嚐試融合我們的生活 我覺得文化沒有貴賤之分 我們彼此尊重這樣彼此尊重之下 你才能夠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