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atantungu sia asang mingnasia Sakizaya tu asang Ma'ibul
接著我們到花蓮縣瑞穗鄉台9線旁很難被發現的撒奇萊雅族的聚落,我們一起回顧2012年族語新聞專題馬立雲部落。
花蓮縣瑞穗鄉緊鄰萬榮鄉 卓溪鄉 玉里鎮 豐濱鄉及光復鄉 知名的秀姑巒溪貫穿鄉內 事泛舟人士的天堂 台9線旁需經過鐵道涵洞才能找到的馬立雲部落是撒奇萊雅族的聚落
(記者 倫敦
Sinbung Kisia Landuun Bunun
大家好我是倫敦 很開心 我們現在的位置是花蓮縣瑞穗鄉馬立雲部落 這裡大都是撒奇萊雅族 地名是Maibul撒奇萊雅語 我們來到這裡採訪當地的部落人文 現在隨著鏡頭拜訪部落)
Maibul撒奇萊雅語是水混濁的地方 相傳就是這一條小溪 早期兩岸有很多白鶴耙地覓食 把溪水弄混濁 因此取名Maibul水混濁的地方。
撒奇萊雅族於2007年1月7日官方正名後 族人積極的透過各項祭典的場合 尋找跟自己一樣語言的人。
(文化工作者 Bunuk 葉珠君撒奇萊雅族
Kuzakuzas palihumisan Bunuk 葉珠君 Sakizaya
當然哪 (因為透過) 我們是想要說透過祭典 然後族人能夠聚在一起 畢竟我們不知道說 哪些地方還有我們族人 而且我過去也不知道說 國福里 水蓮 磯崎有我的族人 因為我一直以為不一樣的語言 只有在馬立雲這邊 因為從小我就是講那個語言 也是想要說我的族人在哪邊 還有我不知道 所以也是抱著一種很像是再尋求另外一個會講我自己語言的族人畢竟會講這個語言的人很少啦)
馬立雲部落雖然只有20幾戶 但是宗教信仰很多元 有天主堂 聖教會及基督長老教會 同樣地也面臨年輕人口外移的社會現象 部落大都是小孩及老人家 近幾年來 配合北迴歸線地標積極推展精緻農業種植柚子 行銷遊憩觀光 掃叭石柱遺址園區 現在是由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規劃管理
(記者 倫敦
Sinbung Kisia Landuun Bunun
大家好 我是倫敦 母氏伊斯坦大 我們現在的位置是花蓮縣瑞穗鄉舞鶴村 這裡是撒奇萊雅族的傳統領域 這裡的地名叫做掃叭頂 我們到這裡看身後的石柱 怎麼會立在這裡呢 我們來看看)
(縱管處 工作人員 廖妟笙
Kuzakuza Saincia tu bunun 廖妟笙
這個就是當初 我們原住民留下來的一些古遺蹟 然後就是有很多的傳說嘛 我們有收搜集一些 他們相關的資料 我們有設導覽牌示 就是希望一般的民眾過來的話 可以去看一下 裡面的資訊 因為故事有很多就是大家可以比較看看 哪一個是自己比較喜歡的)
這幾位是來台大新聞所的研究生說 導覽牌示似乎沒有能夠讓他更清楚的知道 石柱跟撒奇萊雅族的關係。
(遊客 李映忻
Taintungu tu bunun 李映忻
來了才知道說有這個東西 這邊有個遺址來看看這樣子 那因為附近還有幾個點嘛就想說對這裡比較有興趣 就來這邊看看 (這個)這個石陣的由來 但是我會想到一個問題是說 因為這是政府把他們的地跟他們的文化古物徵收過去 可是在立這個石牌的時候 其實沒有放上他們本身 他們自己(撒奇萊雅)族人的說法 或是說有一些傳說)
馬立雲部落當然也有很多傳說 比如說以前部落裡有一口警 俗稱美人井 聽說馬立雲出美女就是因為這口井 當然啦 現在早已封井了
(文化工作者 Imi 撒奇萊雅族
Kuzakuzas palihumisan Imi Sakizaya
這邊的井水 是我跟Bunuk從小就在這裡挑水啊洗衣服這樣子 那我們就從小常常來這邊挑水啊 來這邊洗澡)
(文化工作者 Bunuk 葉珠君撒奇萊雅族
Kuzakuzas palihumisan Bunuk 葉珠君 Sakizaya
大家都有自來水了嘛 之後然後這個井水也沒什麼人來挑水 住在隔壁的也怕說 小孩子會掉下去 因為之前是跟路面平 完全是平 之後雖然有圍 有弄水泥 但是也是怕小孩子 會掉下去 因為大人都出去外面工作嘛 就封起來啦 像下雨的時候 它會冒很多井水出來)
撒奇萊雅族房屋建築技術也是一流的哦 部落裡保留了百年的老房子 從上到下完全不用釘子。
(文化工作者 Imi 撒奇萊雅族
Kuzakuzas palihumisan Imi Sakizaya
這間房子已經差不多100多年的歷史了 也就是我們撒奇萊雅最古老 就是我們那個時候老一輩的建築 它最特別的就是沒有用釘子 純粹就是以他們的老人的智慧 再來就是特別的地方 那個們的底部啊 就是用那個玻璃瓶 有沒有 就是它可以防潮溼然後透光啊 然後就是它那個柱子啊 不像我們現在一般的柱子 柱子是放在石頭上面 以防地震吧 有時候地震的時候 總是會移位一點點 我們部落的就是一起來幫忙來扶 然後就把那個位置移到原來的地方)
有如世外桃源的馬立雲部落 保留了撒奇萊雅的人文特色 傳統耕地的掃叭石柱遺址 更是瑞穗鄉觀光熱門景點之一 要認識撒奇萊雅族 就一定要拜訪馬立雲部落 Maibu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