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力大爆發,這個周末在台北也有一場"城市獵人的Masalut"音樂饗宴,透過三個世代的原民音樂人的創作,呈現不同世代族人從原鄉到都市的歷程,以及不同的音樂樣貌。
由知名音樂公司舉辦的音樂饗宴"城市獵人的Masalut",20號在台北市熱鬧登場。近年來無論是國際上還是台灣,原民音樂能量是大放異彩,策展人就決定要從三個世代原民音樂人不同的演出編制、背景故事,呈現原民族人,歷經部落到城市的過程及不同的音樂樣貌。
有社運音樂人先驅之稱的排灣族人達卡鬧,以擅長的民謠、鄉村復古的靈魂樂,用排灣族語、閩南語、中文,唱出自己在土地漂泊中的歡笑與淚水。
(音樂人 Dakanow 排灣族:
年輕時候的感觸就是,我一直覺得,歲月讓我學習到很多,特別是對於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有時候會活得越久,我覺得越讓我感覺到學習的越多)
傳統文化歷久彌新,也是當代族語音樂創作的根基。而以阿美族語專輯"直美"獲得金曲獎肯定的中生代代表,阿美族人蘇瓦那,就與自己的樂團透過歌曲,溫柔地道出過往找尋族群認同的歷程。
(音樂人 Suana Emuy Cilangasay 阿美族:
我算是滿晚才開始有這個,原住民的這個認同的部分,那我也是盡可能地使用族語,來去做創作,那在學習族語的過程中,我覺得這條路它是一個很有趣的路,因為或許我並不是那麼就早接觸族語,但是我現在可以講族語,我覺得這是可以給更多更多人的,一個砥礪)
壯闊的電子舞曲,搭配上排灣族人Cemelesai徹摩宏亮的歌聲,讓整個空間被音樂填滿,也象徵著新世代原民音樂的發展有無限的可能。
(音樂人 Cemelesai 排灣族:
以往我的作品都比較偏民謠跟流行,然後都是樂團的形式做演出,那這一次,也是因為為了要準備下一張新的專輯,真的整個是電子舞曲的風格,去做呈現)
(策展人 林湛閎:
我就是想要用音樂去表示說,其實並不是說,都市歸都市 部落歸部落,而是大家其實都生活在同一個土地上,那大家都受他們的影響,那生出來的音樂其實就是很美好的)
不同的世代創作出的歌曲風貌截然不同,但都希望帶領民眾感受原民音樂人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滿滿的創作能量及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