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1
記者
Husung Nahaisulan(曾世偉) / Batu(戴亞盛) 台北市

原文物典藏前瞻論壇 凱達格蘭文化館登場

ma parana凱達格蘭 kurarau siarupakari pahlivinga

為了說明本年度台灣原住民族文物典藏調查研究,及資料庫建置計畫執行成果,中央原民會12月2日在凱達格蘭文化館舉辦論壇,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學者與人士共同研討對話。

中央原民會12月2日舉辦台灣原住民族文物典藏調查研究回顧與前瞻論壇,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學者,與各界人士共同對話,探討國家原住民族博物館未來典藏、調查的取徑,以及和原住民社群間,合作的可能性,並透過國際交流經驗,做為原博館願景的政策參考。

(原民會教文處長 楊正斌 泰雅族:
malialualuisa langica parana maiatuhluhlu
楊正斌  Atayal
這個論壇的對話,這個論壇產生的,這樣的一個成果,也可以回饋到,我們做國立原博館,政策規劃的一個建議)

學者指出,原博館的成立,除了拉長台灣歷史文化縱深外,也能展現多元文化並存的特色,以及找回遺落在異鄉的文物,不過,相關計畫沒具體進展,建議籌設工作應該趕緊啟動。

(監察院監察委員 浦忠成 鄒族:
cucutakuata'iaraisa langica parana監察院
浦忠成  Cou
國家級的原住民族博物館,應該要及早進入,籌備的階段,因為一個籌備處,它基本上已經,有法定的地位,它可以編列預算,可以擬定它的工作的重點)

(原民會教文處長 楊正斌 泰雅族:
malialualuisa langica parana maiatuhluhlu
楊正斌  Atayal
我們展場要如何地規劃,未來我們博物館的定位,這個部分我們可能,還要再花一點點時間,要去參訪國外的博物館,他們興建跟籌設的過程 ,來給我們國原館,一個很重要的參考依據)

原民會表示,目前硬體規劃、土地取得等相關工作程序已完成,等到軟體齊備後,相信會有新進度,期待透過這次論壇,了解到未來營運後,可能面臨的課題,同時借鏡國際,思考轉型正義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