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tgesa supu yenminkung spooda suwepingtai sluhe waso sudu
原住民族與大自然環境共生,在台中市原住民族文化館,近年來,周邊環境重新改造森林園區,並且大量種植 傳統植物與語推老師攜手合作,從田調到分類各族群不同用語了解 民族植物的功能,透過網路平台讓族人方便辨識與學習,以作為推廣原民教育發展文化之基礎。
原住民族與大自然環境共生,尤其在植物運用在日常生活以及各種節慶具有文化教育重要的意義。台中市原住民文化館,近年來將環境重新改造,原本的圍牆拆除之後,打造森林園區內也種植許多的傳統民族植物,整個視野變得寬敞舒適,提供附近居民休閒環境。
臺中市原住民族文化館策展規劃解說員 曹志宇
你會發現說原文館的環境很特別,第一次來到原文館的時候你會發現隔壁是一個公園,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環境呢?其實原文館它過去的時候,它曾經是一個學校的校地,現在看到的公園是過去的操場,因為這邊比鄰空軍基地飛機的聲音很吵,所以後來學校遷走之後,這個原本校地的土地它就變了台中市原住民都市特定計畫的一部分,所以呢?隔壁有一個公園那現在校舍的部分改建成現在看到原文館。但過去的時候因為原文館公園之間有一個圍牆這個圍牆它比較沒有辦法說讓原文館跟公園的距離這麼近那我們,在近年有做一些活化跟改建的運動目的,就是說希望把這個圍牆跟公園之間現在做一個重新的整理。
邀請語推人員分工同合作採集植物語料做成紀錄,呈現台灣不同族群語言別,提供喜歡學習大自然生命觀的族人或遊客。
(台中市原住民語推人員 Yuki Yumin潘瑛紫 泰雅族
Pccikun kari tnpusu Taicung Yuki Yumin潘瑛紫 Atayal
我們文化館後面一些我們有小公園也是屬於文化館裡面的展場,裡面有一些我們可以採集到的植物直跟實體生長的外觀什麼?我覺得還滿適合在我們館展覽,因為有可以文字方面,還有拍攝的一些畫面甚至也實體的植物可以參觀這樣。然後會找相關語群可能比較常使用到的(植物),比如像 吃的部份,就是給阿美族或是排灣族他們,泰雅族就像我就負責苧麻的部分這樣子,是有被分配到的,再來進行這樣子。)
攜手語推人共同合作建置民族植物課程,了解原住民族過去生活智慧,各族在植物的表現也賦予不同的意義。
(台中市原住民語推人員 Kadruy tjalingelj 羅春芳 排灣族
Pccikun kari tnpusu Taicung Kadruy tjalingelj 羅春芳 Paiwa
這棵櫸木的樹來說,我們台灣族非常重視櫸木這樹種,櫸木的數值可以製作各式各樣的物品,在部落使用各樣的工具,敘述櫸木的用途,可以製成住家的樑柱,我們使用的杵臼,還有巫師箱。)
(台中市原住民語推人員 Semasiang ngirengir 蔡光明 排灣族
Pccikun kari tnpusu Taicung
Semasiang Ngirengir 蔡光明 Paiwan
百合花也有別的意涵,通常我們送百合時,我們都是送含苞待放的,那最好是七朵的含苞待放,收到的人呢七朵百合的時候含,苞待放的百合就知道他是一個被尊為是一個有名望的功成名就的人,所以七朵含苞待放百合花最適合拿來送人。)
(台中市原住民語推人員 Panay Yosifo 林淑美 阿美族
Pccikun kari tnpusu Taicung Panay Yosifo 林淑美 Amis
多過溝菜蕨是多年生草本,根莖粗大、植株叢生,外型與龍鬚菜相近,但葉片較小,頂端有捲曲的嫩芽,是一種生長在潮濕環境的蕨類,屬於適應力強、分布廣泛的植物,盛產於夏天期間,雨水越多生長越快。阿美族常用過溝菜蕨來煮湯、清炒,越捲越嫩的越美味。)
(台中市原住民語推人員 Hanako 陳玉蘭 阿美族
Pccikun kari tnpusu Taicung Hanako 陳玉蘭 Amis
因為小時候烹調很簡單有時候跟著蝸牛是最愛吃的東西一起煮一個湯就樣料理完了,可是現在料理方式比較更多,汆燙之後就加一些配料加一些蒜頭辣椒這樣吃起來就有另外一種風味。)
台中市原民文化館這次展出的植物多樣化,同樣的植物不同族群語言就有不同的生活文化意涵。透過網路平台不定期將各種植物的特性用途結合數位平台,提供不同族群從中學習實用的語言。
(臺中市原住民族文化館策展規劃解說員 曹志宇
現場看到展出11種植物,但是如果你在台灣全島你會發現這些植物其實各地都有分布,而且跟台灣16族的傳統領域都有重疊,所以呢?同樣一種植物它可能在不同族群裡面它是分別與不同方式被認識的,它最具體的表現就是各個不同的族群對這個植物的稱呼。)
在館內解說員用原汁原味的方式導覽,分享日常生活相關的原民植物及它的功能。
(臺中市原住民族文化館策展規劃解說員 曹志宇
比如說在我後面的這個腎蕨,腎蕨裡面你可以看到介紹阿美語跟魯凱語,同時在用途方面可以看到三個不同的族群包括阿美族泰雅族、魯凱族、排灣族他們對腎蕨都有不同的用途跟功用。我們介紹對阿美族來說這個腎蕨它下面的這個塊根(塊莖)就是腎蕨的儲水器,那麼過去在不太方便的時代的時候腎蕨的塊根(塊莖),就像是野外天然的水壺對他們的牧童或是獵人來說都是你在野外飲食的時候,很不可或缺的一項植物。)
織布是泰雅族的強項技能之一,Yuki老師特別懷念小時候與家人一起採苧麻曬麻線的過程,希望能夠喚起泰雅織布傳統技藝傳承的重要性。
(台中市語推人員 Yuki Yumin潘瑛紫 泰雅族
Pccikun kari tnpusu Taicung Yuki Yumin潘瑛紫 Atayal
泰雅族織布原料之一,有沒有就是苧麻,對!小時候那個yaki 有沒有,坐在地機上咚咚,然後去捻那個線有沒有,在晒他們那個nuka線,在外面我就去當他的幫手繞線啊!弄一綑球給他,應該就這樣子。現在回想當然會很懷念,才知道說原來我們當時那個材料,我們衣服那些衣服上的材料這麼地不容易取得,然後這些婦女花很多時間去爭取,就是去前置一些作業,後來就會說東西都是非常天然的。所以我們可以把這些之前我們泰雅這些至與老人留給我們這些應該算是建議文化把她流傳下來的話我覺得是很棒的而且一定要傳承下去 。 )
放棄原本的工作,選擇語文推廣的工作,憂心語言凋零主動開口向長輩學習泰雅語,再將學會的推廣到不同工作單位,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
每到周四語推人員會聚在一起學習,會到公園走一走,這裡種植許多不同種類的民族植物,其中一位排灣族的老師很會包排灣族的Cinavu吉納福,於是就地取材拿五結芒 ,模仿並教導如何包排灣族的Cinavu吉納福
,在場的老師們學習得非常很愉快。
(台中市語推人員 YuKi 潘瑛紫 泰雅族
Pccikun kari tnpusu Taicung Yuki Yumin潘瑛紫 Atayal
開始推動語推一定是有自己的抱負嗎?當然是一定說希望我可以有這個機會來這樣子接觸自己的母語,把它推廣出去那個心情一定是非常開心的。然後再接觸我們族人在都會區,很多族人是已經比如說他們已經幾乎沒有再講族語,可是他們願意來跟我學習族語精神,或者是說他們的家長有配合到,一些老人家這樣子,跟我們這樣子溝通用族語來對話,其實那一刻的那種其實不用說教學,我都是教學相長,因為老人家比我們會講,但是主要推動可以開口說我們族語,主要聽到或是機關上面有放一些族語的廣播或是文字,呈現出來的時候,那一刻我的心情都是非常開心的。)
長期在台中市推動族語的羅春芳老師是排灣族,期盼家長常常帶孩子走出戶外貼近部落增加語言能力及文化素養。
(台中市語推人員 Kadruy tjalingelj 羅春芳 排灣族
Pccikun kari tnpusu Taicung Kadruy tjalingelj 羅春芳 Paiwan
從民族住植物將文化語言推動行發展,我們從日常生活生活用語之外我們鼓勵家長讓孩子走出家庭,我想我們的族語不受時空影響,尤其寒暑假或是假日,帶孩子回部落的時候,也認識我們部落的山林,部落生活的智慧,或著是跟著VUVU,小米田 樹豆園,從這裡的潛移默化孩子跟大自然,有一種感情,也會跟父母生活智慧做這樣的連結,我是鼓勵家長。)
在台中都會區原民館建構傳統生活藝術,展現原住民族對大自然與土地崇敬,與語推老師攜手合作從田調到分類各族用語了解民族植物的功能,透過網路平台讓族人方便辨識與學習,以作為原民教育推廣體驗持續發展文化教育之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