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4
記者
綜合報導 高雄市

水情緊張 高市府偕水利署開發伏流水

南部降雨量少,衝擊水情。高屏溪川流量已經降到每秒6.1立方公尺,與往年平均值20左右相差許多。為了尋求水源,高市府找來水利署官員與專家會勘高屏溪流域,建議水利署持續往高屏溪中上游開發伏流水。水利署回應中短期長期都有規劃抗旱計畫,也會透過地下水補注池來提升地下水位。

空拍高屏溪流域有些區域出現沙洲,水情緊張,川流量已經降到每秒6.1立方公尺,跟歷年平均值20.1差距很大。高雄市長陳其邁急著找水,與水利署官員、學者在12日當天搭直升機勘查高屏溪,也建議水利署持續往高屏溪中上游開發伏流水,朝「洪水資源化」、「增加伏流水工程」兩面相來推動。

(高雄市長 陳其邁:
水池或者是滯洪的相關概念,來增加補注到水面(加強)地下水的量,那另外一個是所謂的在地滯洪。)

水利署回應市府與署內的概念相同,除了透過補注湖提升地下水位外,也開發伏流水,中短期先開發荖濃溪與旗山溪河流口的里嶺伏流水。若順利在4月開工,最快民國114年12月可完工,每日提供10萬公噸水,更上游荖濃溪與隘寮溪交界處,也將規劃伏流水場址。

(電訪 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副局長 何達夫:
我們在高美大橋下游,大概會有一個5公頃的地區,那整個部分, 它的操作水深大概4公尺,那未來下游地下水位抬升的部分,大概是有這樣的成效。)

(水資源專家 丁澈士:
地下水跟伏流水這些的量,流到下游地區,用的百分比大概都是百分之二十、三十左右而已,所以說還有更多的量可以做再開發。)

水資源專家丁澈士也認為高屏溪用水量開發不到一半,還有更多潛能量;也建議中央成立國家水資源研究院或中心來綜合調度用水,有利於資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