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決族人對於目前國土計畫劃設規則的不滿以及不了解,高雄市議員高忠德,今天(23)就針對桃源區劃設現況,舉辦"土地使用權協議公聽會",邀集各界人士,共同針對問題,進行討論。
(前總統府原轉會族群委員Istanda.Paingav.Cengfu 布農族:
在今天,有這個機會做溝通,我們原住民的立場,是跟我們政府單位做溝通,要體諒我們是為了生計,原住民的部落經濟已經很弱了,再用國土計畫法,來限制我們的土地利用,我們的年輕人是沒有沒有機會的)
會這麼嚴肅的發言,表達對於現階段劃分狀況的不滿,就是因為再不到幾週,高雄國土功能分區圖,就要提送到審議會進行審議。而以目前劃分草案中,不少族人原本的農牧用地,都變更成國土保育區,以桃源區來說,就有70%的土地,目前劃設在到國保區,族人擔心如果按照現在草案走,會影響原本的土地利用。因此,議員高忠德針對桃源區狀況舉辦"土地使用權協議"公聽會,邀集各界人士,一同討論現行問題。
(高雄市議員 高忠德 布農族:
其中我們有土地 70%以上,被劃入到國保一跟國保二,因此 我們部落鄉親,希望能夠藉由這個公聽會,能夠讓我們的學者專家,跟政府部門,傾聽我們原住民實質的聲音)
而學者認為,除了要回歸了解目前草案劃設的規則外,也建議地方政府,除了要針對特定區域,做更詳細的調查外,也可利用國土法的規範發動"特定區域計劃",釐清之間族人的權利損失,思考如何將雙方衝擊降到最低。
(台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林嘉男:
縣市政府可以做的方式是,依照國土計畫法的規範,特定區域計畫其實可以從,中央跟地方政府聯合發動,所以高雄市政府不妨可以考慮,我們現在所涉及到的,比如說 那瑪夏或桃源,或者是其他區域,如果是涉及向國土保育區,或者是環境敏感區 所涉及到的爭議,以至於說這裡的部落區民,跟這裡的居民發展權,受到嚴重的限縮,那這時候縣政府可用的工具是,特定區域計畫)
而對於學者建議,高雄地政局表示會將想法帶回討論,並說明,在審議委員的部分,會再增加至少一位的原民代表,以及未來案子,再進入到審議會之前,會再經由原民專家學者、原民會,以及三區的區長,共同討論,達成共識後,才會送進審議委員會,進行審議。
(高雄市都市發展局主秘 林廖嘉宏:
事實上在地方政府埋了兩個機制,一個說 如果它(草案)送大會,我們有原民會的代表,第二個 就是它(草案)要提會之前,還是要再去看 這件事情是否合理,所以在地方的作法,地方政府有兩個作法來協助,這個問題,如果大家無法達成共識 基本上,它(草案)還是沒辦法提到大會做審議的)
各界人士,針對國土計畫接下來的走向以及現在所面臨到的問題,提出想法,討論,就是希望到了114年,能真正落實正確的土地使用方式,確保國土永續的同時,族人權益也能得完整的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