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5
記者
綜合報導 台北市

兒福聯盟發布調查 台灣兒少屬"中等快樂"

昨日是兒童節, 兒福聯盟發布2023年兒童福祉調查,發現台灣兒少主觀生活滿意度平均73.5分,屬於「中等快樂」,比去(2022)年下降。兒童不快樂的原因,包括運動不足、睡眠不夠、課業壓力大以及缺乏家庭的支持。

4月4日兒童節,台北市許多場館推出一日限定優惠,包含台北市立動物園和臺北兒童新樂園都開放兒童免費入場,吸引許多家長帶孩子們出遊,不過孩子對現在的生活滿意嗎?哪些時候會覺得有壓力呢?

(孩童:
有看的都沒有考到,但沒看的都考了)

(孩童:
考試考不及格會覺得壓力比較大,怕回家被罵)

根據兒福聯盟發布的2023年兒童福祉調查發現,台灣兒少主觀生活滿意度平均73.5分,屬於「中等快樂」,比起去年的74.0分略低。兒童不快樂的原因包括運動不足、睡眠不夠、覺得自己孤單、缺乏家庭的支持以及學校功課壓力大、缺乏同儕支持等。

(家長:
我覺得童年的快樂,應該是來自於父母的陪伴,就是雙薪家庭的關係,所以陪小孩的時間少)

(家長:
台灣的教育,就是給學生自己可以使用的時間太少,都是在讀書上面,都是在教室)

(兒福聯盟發言人 李宏文:
我們的孩子平均一天,只有睡大概7.6個小時,國際專家的建議是,至少要睡滿8到10個小時,我們只有大概26%的孩子,每週不到兩天的運動時間,是有超過60分鐘以上的,所以顯然他的運動量是偏低)

此外長達3年的疫情,導致缺少人際實體交流似乎也影響到兒少的心理健康,調查發現15%的兒少覺得孤單、近3成覺得世界少了我也沒有關係。專家提醒大人應撥出更多時間和孩子有品質的互動相處、瞭解孩子的問題和需求,從孩子的視角出發才能真正把快樂帶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