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2
記者
綜合報導

冷冷的心上人! 卓亞麥唱出部落懷舊風情

wasenay ku tangimiane ki cekele kay 卓亞麥

講到原鄉廣為流傳的山地情歌,就一定會提到冷冷的心上人和妹妹的喜帖,這兩首歌曲在20多年前曾紅遍各部落,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們的創作者,是來自屏東瑪家鄉的卓亞麥大哥。

卓亞麥大哥偏愛林班歌曲以及小調,儘管在近代流行音樂中,山地情歌已經不常見,但亞麥大哥的創作能量依舊, 2019年和2021年,亞麥跟無虞工作室前後推出了185上的藍調和部落菜車Bicai專輯,將生活大小事融合部落藍調以及族語,唱出部落的懷舊風情。對亞麥大哥來說,部落情歌有著什麼樣的情懷,讓他能持續創作?他又是如何詮釋這些山地情歌呢?

一首山地情歌冷冷的心上人,立刻就能勾起不少人的回憶,作者在當時不為人知,但經典的詞曲旋律,後來由歌手沈文程唱紅,成為山地情歌的代表作之一。

膾炙人口的部落情歌還有另一首妹妹的喜帖,兩首耳熟能詳的歌曲在20多年前紅遍部落大街小巷,至今仍有不少翻唱或改編的作品,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兩首歌的原作是來自屏東瑪家鄉的排灣族歌手卓亞麥。

(部落歌手
卓亞麥  排灣族 
taraseasenay
卓亞麥  Paiwan
《妹妹的喜帖》這首歌其實很少人知道,我在園區寫的,那時候騎摩托車,打檔的那種,買了我也忘記什麼酒,跑到涼亭,開了酒在那邊喝,就想到拿到那個人的喜帖,好難過,剛好有月亮,幹嘛月亮那麼圓,我一個人在這邊喝悶酒,搞什麼東西啊,所以這首歌是這樣來的。)

隨性的衣著打扮、如果手上沒有吉他,可能就會認不出卓亞麥歌手的身分,但只要他開口唱歌,就會立刻聽見孰悉的部落情歌曲調,彷彿時間回到60年前,林班歌謠和民歌當道的那個年代。

(部落歌手
卓亞麥  排灣族 
taraseasenay
卓亞麥  Paiwan
我是覺得這種的風格的那種(歌),會比較強烈那個味道,不要說,聽起來不像山地歌那樣,我就不喜歡那種感覺。)

在亞麥出生之前,父執輩們就被國民政府從舊瑪家遷到三和村開墾,偌大的芒果園是他從小生長的地方。在早期務農沒有什麼娛樂的時代,父親收藏的音樂卡帶和一把吉他,成為亞麥最好的消遣

(部落歌手
卓亞麥  排灣族 
taraseasenay
卓亞麥  Paiwan
以前沒有網路也沒有什麼,抽屜一打開就是那些什麼日本演歌,高凌風、費玉清、鳳飛飛那種,以前沒有娛樂啊,還有一個比較特別的,就是山地錄音帶,這個滿特別的,就用錄音帶這樣子,倒帶又快轉倒帶這樣,重複聽啦,而且那個好玩的地方是,也沒有什麼很特殊的樂器,就一直 一個很奇怪的和弦,就這樣刷,一首歌就結束了,簡單的這樣子。)

以現代來說,亞麥是創作型歌手,而比起演出他更熱衷創作,歌詞靈感大多來自於生活情感的抒發,旋律則是從聽過的林班歌和民歌中揣摩意境。

(部落歌手
卓亞麥  排灣族 
taraseasenay
卓亞麥  Paiwan
聽自己喜歡的音樂,然後從裡面去找元素這樣子,或者是把你自己想像成那個時候,那個空間時空的人這樣子,然後那個首歌的情境就會出現了,我也是喜歡一些國語老歌,假如斜坡(藝術節)上面有一首類似鄧麗君的國語老歌,應該也蠻有趣的事情,我就假裝鄧麗君,曾經有在那個185斜坡音樂祭上,有唱過這樣子,我用那個去假想,然後就花了一兩禮拜去聽,那個年代的歌把自己融入那個時空,所以做出來的東西就會好像好像那樣子。)

翻開歌本,冷冷的心上人、妹妹的喜帖,都是過去亞麥以個人經歷創作而生的歌曲,但是早期歌紅人不紅,歌曲還被音樂公司搶去,導致亞麥始終沒能把歌曲給登錄創作 

(部落歌手
卓亞麥  排灣族 
taraseasenay
卓亞麥  Paiwan
當時盜用了《冷冷的心上》,老闆就說沈文程你怎麼唱我們公司的歌,沈文程說不好意思,你們兩個在互相不好意思,互相幹嘛!怎麼都沒有問過作者,就是打馬虎眼,就說老闆我的歌怎麼沒有寫我的名字,他說啊不好意思,下次給你補上去,哪有,因為你也知道,原住民幾杯黃湯下肚以後,就會是那個有沒有,那首歌那個是我哥哥,上一次在哪裡,在哪裡做的,什麼什麼之類的,亞麥怎麼是作者,不可能天啊!我這個真正的作者,我說怎麼那麼多版本,變成我變成不敢承認,怕人家說你這個假貨之類的,但是屏東的那些音樂人都知道啦。)

儘管早期創作沒被認證,亞麥也沒有停止寫歌,反而持續累積創作能量,在2019年和2021年和屏東無虞工作室合作,融入母語歌詞和樂隊的伴奏,先後錄製專輯,185上的藍調和部落菜車
其中部落菜車專輯還特別以菜車巡迴的方式到屏東台東等部落演出,為的就是希望音樂可以像穿梭在原鄉部落中的菜車一樣,更加貼近部落族人

(Yamai 185樂隊團員
林克偉 排灣族
kiapaelre ki Yamai 185樂隊
林克偉  Paiwan
情懷嗎?我覺得是朗朗上口,就是可能是每逢過年或者是我們青年聚在一起,或者是長輩都會唱到的一首歌,所以有時候我們就是原住民相聚,在一起的時候,其實就是一種歡樂,好像就是可以把這些歌,然後拿到就是大家,就是可能在聊聊天,然後暢談彼此的生活的時候拿出來的歌,就覺得像這樣很生活化的歌,(包括內容應該也算蠻生活化?)就是沒有壓力就是很直接,很直接然後讓人家明白這樣子。)

(不然用錄的好不好,你給我一個DEMO,我去找拍子,這樣比較快,因為你剛剛第二次唱的是對的,但還是錄給我, 我回家算拍子,不用算我現在就要錄完啦,你再給他對就好啦,用科技嘛,黑科技啊,不能老是靠科技,也是要靠自己啊。)

來到錄音室,這一次錄製的只是部落傳唱的族語老歌,但對於一把吉他打天下的亞麥來說,要配合新的編曲和伴奏顯然需要多花一點時間,製作人吳蒙惠試著為亞賣的歌曲,融入不同元素。像是185上的藍調專輯,就是部落藍調,碰上外國藍調的新嘗試。改變演唱風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卻也是增加聽眾的好機會。

(無虞工作室負責人
吳蒙惠  排灣族
kiacapili 無虞工作室
吳蒙惠  Paiwan
(歌曲)都寫在本子上面而已啊,就是記錄在他寫歌是寫在本子上面,那如果沒有人幫他蒐集整理這些歌曲,然後然後把它做出來,其實那個歌可能就被埋沒起來,當然有些歌有些人還是會有聽過,但是他很多創作其實就沒有辦法,因為你沒有記錄下來,你沒有去傳遞,你沒有去散布,其實不會有太多人去知,有時候是要讓他去感受跟去接受,他習慣以外的東西,不然他可能很有可能,就是會侷限在一個小小的框框裡面,不會去突破,那我有一點逼他的意思,就是逼著他去做一些,他可能平常不會想要去做的事情,甚至他不願意做的事,我希望他做出來的東西,不再僅限於某一個小區塊裡面去願意去聽的,我是希望更多,比如說除了原住民這個族群以外,可能會有一些銘刻的族群,或者甚至是外省的族群,甚至一些新住民的族群會想要聽他的歌,透過不同的音樂呈現方式,或許可以有一個契機,讓別的族群不可能去聽到這些的人,有那個契機去接觸他。)

(部落歌手
卓亞麥  排灣族 
taraseasenay
卓亞麥 Paiwan
我喜歡創作啦,那個舞台上面我比較,沒有辦法那個,但是我是很不想要出風頭的人,但是又要註冊,就變成很矛盾,有時候還是要迎合那個工作室,說你該怎麼去搭配這樣子,不一定完全是我的意思,那個方向不要太偏這樣子。)

(客家創作歌手  黃瑋傑
tarapaedhale ku senay ki Keciarenge
黃瑋傑
以亞邁哥的這個他的創作的,這個這個核心跟主軸的話,搭上傳統的客家山歌其實是非常合的,就是我那時候有在嘗試加入所謂的客家元素,還有就是我們等於是原住民的排灣語的詞跟客語的詞去做搭配,所以那時候其實我有做了很多的嘗試,然後後來也有加進幾句,就是傳統客家山歌,那其實是還滿搭配的起來的。)

(Yamai 185樂團團員
Faras  阿美族
kiapaelre ki Yamai 185樂團
Faras  Amis
因為已經開始慢慢的有出現叫世界音樂,所以世界音樂就是等於代表,這個國家可能代表這個民族,我覺得我們台灣已經開始慢慢進步在這一塊,所以我覺得應該大家要再繼續努力做,可能有相關我們文化,我們原住民文化的音樂,可以把它推到世界級這樣子。)

對於歌曲亞麥沒有想的這麼多,有時後他會回到舊瑪家部落,看看母親以前的家,部落是他音樂的起點,而歷經歲月的沉澱和親人的離別,他對歌曲創作也有了更深的體悟。

(部落歌手
卓亞麥  排灣族 
taraseasenay
卓亞麥  Paiwan
我有一點年紀以後,我寫的歌都是比較那種,不是愛不愛的那種,有一點年紀都是寫《瑪家鄉情歌》、《斜坡上的情人》、《惜緣》還有《原鄉出外人》這樣子,不會說時代變了,這種調調的歌不見了,希望寫出來的東西,能夠讓聽眾覺得聽起來溫溫的,就像喝了一杯很溫暖的茶啦,喝下去以後覺得就舒服這樣子。)

亞麥說真正能觸動人心的歌曲,只需要檢但的詞句和旋律,這也是為什麼他總是喜歡唱老情歌。在流行歌曲快速更迭的今日,不妨來聽聽看亞麥的歌曲,也許就能找到觸動心坎的那一首部落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