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的力量不只是在電視圈,在平面設計圈同樣也很優秀!台灣原住民海報雙年展-海報競賽頒獎典禮今天(21)登場,超過7百件作品報名參賽,最後入選51件優秀作品,其中原住民特別獎由排灣族青年奪得;另外,海報雙年展也將展開國內巡迴展覽,更會持續接軌國際,與知名大學合作接力展出。
台灣原住民海報雙年展,已經邁入第20個年頭,今年擴大辦理拓展國際,超過7百件作品報名參賽,最後入選51件優秀作品,其中包含原住民特別獎,是由排灣族青年奪得。
(原住民特別獎得主 Dauwan (洪雅芬) 排灣族:
就也滿難得 可以得到這個獎,我是以排灣族的圍舞(做設計理念),因為我那時候在製作的時候,剛好是豐年祭的時候,我其實是為我們青年會設計的)
這一屆海報雙年展以"山海的大愛:原容之美"為主題,展現多元融合理念,而金獎作品因為一場金鐘獎頒獎典禮,開啟了台灣社會對原民服飾文化的反思,是將蘭嶼傳統服飾配件-銀盔,結合歷史融入設計理念,展現出文化與未來感的視覺藝術。
(金獎得主 董彥欐:
因為(當時)原住民的得獎者,穿著傳統服飾上台這樣,但是可能 焦點被放在比較,更容易引人注目,對媒體來說的這些地方,可能帶有點嘲笑 或是,不理解的態度被看待,那就是在這個地方找到,文化差異的切入點(來設計))
透過海報設計賽,也讓設計師在過程中,更認識台灣原住民族,雙年展主委表示,這是一個相互理解的歷程。
(台灣原住民海報雙年展主委 何清輝:
他(原民)髮型也是美,他的服飾也是美 編織也是美,所以轉換成設計的圖騰,剛好圓融之美綜合了,我們前面的 8 9 屆這樣綜合來看的話,大家對原住民綜合的感覺是什麼)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長 游浩乙:
所以我們就是希望根據這樣一個構想,原住民當然就是了解原住民的元素,但是有很多(人在)台灣 生活在這裡,可能利用這個機會讓他們,更(進)一步地了解台灣原住民,對原住民來講更了解自己的文化,不是原住民的朋友,他們藉這個機會了解原住民)
接下來,海報雙年展不只會在國內展開巡迴,也將持續與國際知名大學合作、接力展出,分享台灣多元文化的設計力,更讓世界看見原住民族的文化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