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31
記者
Cemedas Dumalalrath(江子芊)Kawa(施俊銘)/puljaljuyan(李耀維)/許家榮 台北市

亞帕運.亞運獎金差5倍 體育署:盼明年修法通過

亞運、亞帕運順利落幕,各項目的選手無不是為國家爭取最高榮耀,但即使是拿到金牌,選手身分不同,待遇也不同了。這就很奇怪拉,像是一般選手獲得金牌,能享有2千萬元的獎金,但身障選手拿到金牌,卻只有4百萬元,整整相差了五倍。然而這樣的問題卻行之有年,體育署表示,目前正修訂相關法條,期盼在明年初的立法院會上通過。

身障選手開心接受表揚,為國爭光奪牌相當風光,但談到待遇,卻是令長年征戰的選手們,感到無奈。

(輪椅田徑選手 林榮福 阿美族:
亞(帕) (帕)奧運的比賽的時候,每個選手的成績都非常地耀眼,都非常地 (跟對手)懸殊很大,都跟我們正常人的成績差不多,但是為什麼,我們的比賽獎金 就會比較少)

(桌球選手 胡銘福 布農族:
(獎金)是太少太少了,比較辛酸是在這一點,一直爭取爭取 快要20年了,還是沒有辦法突破)

翻開體育選手獎金相關法規,以金牌獎金為例,一般選手可獲得2千萬元,但身障選手奮力奪金,卻只有4百萬元,銅牌獎金甚至沒有破百。但不只選手待遇懸殊,就連金牌教練的獎金,更是差了20倍以上。對此,體育署表示正積極修訂相關法條。

(體育署長 鄭世忠:
國光獎章的部分,我們在亞帕運之前,其實我們就已經在做研議,我們目前朝向的方向,大概是希望將世大運以及亞帕運,整個的層級能夠往上升級,不過這個部份我們正在修法規畫當中,大概是到明年年初的時候吧,需要一點時間 修法需要一點時間)

而除了獎金問題之外,原民身障選手也談到,賽後就業、身障教練栽培等問題,也需要國家積極處理,期盼同樣為國爭光的選手,不為身分的不同,而有不同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