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4
記者
gese paljaljuman 屏東內埔

崇文國中農園社多元課程 翻轉學生刻板印象

而現在的農業發展多元,也引進了科技技術。屏東崇文國中成立新社團《農園社》,由屏科大團隊規劃設計多元主題課程,讓學生認識農業發展趨勢,翻轉對農業刻板印象。

在老師與助教的指導下,學生們按著步驟組裝不插電機器人,這可不是科技相關領域的課程,而是屏東內埔鄉崇文國中新成立的社團"農園社",而機器人跟農業之間有什麼關聯?學生們都很好奇。

(崇文國中農園社團成員 溫撒母耳 排灣族:
以前認為農業就只是種花花草草,或者是水果之類的,結果沒有想到居然還要組機器人,就是覺得滿意外地,就是有對農業改觀。)

(屏科大農園生產系助理教授 鍾興穎:
這個機器人其實是它把程式,已經都燒錄在裡面了,然後主要是透過光敏電阻的開關,當作一個控制器,所以我們就用遮光的反應,讓它去知道說我們要做下一個動作,現在是手動,如果你的馬達變成腳就是往前走,然後往前走之後就可以抓取東西,是希望在同學心中埋下一個種子,在未來對農業的應用,會有不一樣的想像。)

崇文國中在國中技藝教育扎根計畫經費挹注下,與屏科大農園生產與生物機電系合作,由專業老師規劃設計多元主題課程,從園藝學、花卉或蔬菜育苗外,也透過實作,瞭解機電與程式語言,如何應用於智慧、精緻農業,對於未來農業的發展趨勢有更多的認識。

(崇文國中農園社團成員 林謙柔 阿美族:
爸爸媽媽還有爺爺,他們很早就到田裡,然後後來到這個社團的時候,發現其實有很多用機器,可以幫農民做事。)

(崇文國中校長 黃彗瑄:
這個課程可以讓孩子,在農業的視野裡面打開另外一個世界,不讓他們再覺得說,農業好像只有下田耕作,那我們可以在農業裡面融入一些智慧的概念,結合未來科技AI的部分,讓孩子打開不同的觀點。)

崇文國中校長表示,內埔鄉是農業鄉鎮,生活環境與農業息息相關,透過課程讓孩子們了解農業不只有下田耕作,也可以融入智慧、科技,希望藉此打開孩子們的視野,翻轉對農業的刻板印象,同時讓學生多元地適性探索,有助於未來的生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