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9
記者
綜合報導 花蓮市

花蓮科技執法監測工廠煙道 避廠商改數據


花蓮縣府為監測轄區內大型空汙排放工廠,在台泥和平廠、和平火力發電廠、亞泥花蓮廠及中華紙漿廠的煙囪上設置監測系統,但為避免業者逃避監測,環保局又裝設可網路連線的煙道連續監測系統。


(花蓮縣環保局空噪科秘書 林宜暉:
就是訊號進來之前,我們就裝設那個WI-FI的無線,把數據抓出來在外面,這樣可以避免廠商,在他後端的伺服器上去做一些設定。)

此外台泥和平廠2號窯,去年因新增汽化爐燃燒花蓮境內垃圾,因此該煙道除原規定的監測項目外,也增加其他監測項目,目前已設置完成數據隨時上傳,將建構完整資料庫系統。


(台泥花蓮和平廠經理 蕭志正:
我們花蓮縣境內的生活垃圾,一天的話 處理量大概兩百噸,然後至於我們為了讓民眾更安心,所以我們有加裝跟監測兩個項目,一個是一氧化碳就是CO,然後另外一個是HCL(氯化氫),資訊都是透明公開。)

民眾對於監測排放改為科技執法大多給予肯定,但更希望這些碳排大戶應該還要有更多作為。


(花蓮民眾 陳先生:
監測只不過就是治標,可是對於我們的地球,跟氣候暖化的話,長期下來的話 我覺得種樹這個部分,
可能比監測還有用。)

環保局強調,目前連線的工廠均為縣內主要空氣汙染排放源,占全縣排放量達9成以上,其他中小型的工廠,將視狀況納入監測與不定時稽查,以維護空氣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