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計畫要在德國舉行的「中歐高峰會」,今年受到疫情影響,改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跟歐盟三巨頭:德國總理梅克爾、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以及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進行視訊會議。今年除聚焦投資、貿易跟氣候變遷等議題,也意外讓新疆及香港人權問題,浮上檯面。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 巴舍萊:
我的辦公室會繼續,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情勢,及中國政策對人權的衝擊,與中國政府接觸)
雙方原定目標,希望趕在年底前,完成協商超過7年的投資協議,但會中歐盟除了堅定立場,要求跟中國建立更公平的雙邊貿易關係,也多次針對新疆、西藏少數民族與香港人權議題,表達高度關注,但中國態度依然強硬;最後2個多小時的會談,幾乎未達共識。
(中國央視主播:
習近平強調 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人權發展道路,人權保障沒有最好 只有更好,各國首先應該做好自己的事情,相信歐方能夠解決好,自身存在的人權問題)
這場中歐高峰會,最終僅確定簽署《中歐地理標誌協定》。此外,持續進行的美中貿易戰,中國持續踢了鐵板,日前美國再祭出新手段,基於北京政府涉嫌在新疆以「強迫勞動」,侵害維吾爾族跟其他少數族裔人權,宣布禁止進口新疆地區特定製造商所生產的棉花跟紡織品。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 汪文斌:
美方一些人一方面口口聲聲,聲稱自己關心新疆的少數民族,一方面又採取各種措施,打壓新疆企業,這充分暴露了美方這些人,遏制新疆發展進步,挑撥中國民族關係的,偽善面孔和險惡用心)
隨後中方也出面回擊,認為美方這項舉措,不僅違反國際貿易規則,更破壞全球產業、供應鏈,也強調,北京政府將繼續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