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巒村居民 江瑞堂 泰雅族:
現在你看那個果園,有看到你看,那個就是果園,已經垮了一半那邊,所以這個沒有處理掉的話,真的很危險)
族人憂心忡忡,指著對面早已光禿一片的山頭,恐怕經不起第二次巨大災變!因為上方不只是農民辛苦耕耘的果園,還有承載著秀巒村以上部落的重要交通命脈竹60線,但經過9月13號那場無預警崩塌,坡頂上方,也就是泰崗部落地基,已明顯出現滑動。
(尖石鄉長 曾國大 泰雅族:
我們希望水利署不是只在做監測,而是希望它能夠拿出具體的工法,做好地上水或地下水,導(引)排(水)的工作,這是減少地層滑動最好的方法)
若坡頂坍塌持續向上移動,就可能導致部落唯一聯外交通中斷,形成秀巒村超過2/3部落形成孤島,後續救災工作恐怕更加棘手。但在發生如此大面積土石坍塌之前,原本一片茂密的自然林相,是如何變調,成為光禿山壁?
(秀巒村耆老 Taru Bunay (李德光) 泰雅族:
這個地方以前是有個森林,政府就把它砍掉了,可是那個巨樹砍掉了,這個就崩(塌)的原因)
根據耆老口述,這裡原本是一片櫸木林,但日治時期後,展開大規模伐木工程,到了國民政府來台後,繼續接手砍伐,直到民國78年,行政院頒布禁伐天然林命令,才終止巨樹砍伐悲歌。
(聲音來源:秀巒村居民:
最近這幾年因為高經濟的蔬果,或者(居民)外面也得不到,一份很好的工作,都很願意回來做一份,單純的務農的工作,這一片土地本來是,地下水由來,也許有部分是人為的問題)
崩塌原因絕非一種,而是種種複雜因素累積而成,水保局表示,這次崩塌面積屬於破碎岩盤,而致災源頭,來自底層地下水滲出,但是水又從哪裡來?水保局沒法把話說準,而須持續靠科學數據監測,才能判斷出最佳對策,穩定水文地質,還給居民安穩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