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年推動布農族語言的文學家卜袞‧伊斯瑪哈單·伊斯立端,集結20多年淬鍊,終於在10月發表詩集,並在今天(14)舉辦讀書會。
長年致力推廣布農族語言的文學家卜袞‧伊斯瑪哈單·伊斯立端,終於在今年10月出版詩集"山棕‧月影‧太陽‧迴旋 -卜袞玉山的回音",不只將自身兩部作品是"山棕月影"跟"太陽迴旋的地方"合併,更新增詩文典故、引用布農族神話,20多年累積,把族語詩集創作結合中文翻譯後終於出版,吸引不少民眾參與、思索自己的生命。
(參與民眾 康志修:
我們年輕的時候,二十多歲的時候,他就一直很擔心,他語言上會消失掉,他從當時就很擔心在這上面的事情,我當時不擔心台語會消失,現在我回想起來,我會擔心了)
卜袞指出,這本詩集更不僅把族語寫上去,更加入中文翻譯,希望讓後輩及更多人理解布農族語言之美,所以必須符合現代書寫方式與思維。
(文學家 Bukun Ismahasan Islituan 布農族:
怎麼把過去的東西,過去祖先創作的方法,轉化成現代性的創作,只有透過書寫 透過語言,如果這兩個結合起來,可以成為我們現代性的族語文學,這就是當時我在創作的時候,所預設 所思考 跟方向)
然而,對於年輕世代原民作家來說,又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作家 Temu Suyan(黃璽) 泰雅族:
一方面,他是鼓勵了原住民文學裡面的,族語文學創作,那一方面我們是會有一種顧慮,跟一種算是緊張或者是擔心說,自己的族語能力不足以能夠去,用族語來寫作的時候,我們要怎麼回到自己的文化,怎麼回到母體文化裡面去學族語)
卜袞也鼓勵年輕人,一開始只寫兩到三句族語也可以,因為學語言在於決心、覺醒,而語言會帶動思想改變,如何讓現代社會更認識原民文化,文學的語言就是重要途徑,而這本詩集並不單單只是一本紀錄,也希望成為原民在話語權上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