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pakiapuhlua suhlatʉisa tahlana 卡拉社
桃園市政府4月21日舉辦流動的社群,卡拉社族裔生命故事新書成果發表會,透過文獻、田野調查與耆老口述歷史,集結卡拉社群失落半世紀的生命故事。
桃園復興卡拉社泰雅族人,1960年代為了配合政府興建石門水庫政策,而迫遷到其他地區居住,經過多次遷徙,族人就此四散各方,也失去傳統意義上的部落。桃園市政府將流動社群生命故事,出版專書,透過文獻回顧、田野調查及耆老口述的生命經歷,讓年輕族人產生認同,並傳承族群歷史文化。
(卡拉社耆老 Burow Silan(江朗生) 泰雅族:
hlamamaisa 卡拉社
Burow Silan(江朗生) Atayal
因為當時給我們的生活改善,一分地五萬塊,各自分散,有這個書來展現,然後交代給下一代,努力的再去開發)
這本專書以族人觀點為主,呈現部落真實生活記憶。而透過訪談,感受卡拉社族人劇變、適應、經歷的辛酸過程,及對政府不當安置政策的不滿。現在他們只希望經過半世紀的失落光陰,政府能協助把流落四處的46戶、近500多位族人,凝聚一起,甚至獲得更妥善的安置。
(卡拉社耆老 林誠榮 泰雅族:
hlamamaisa 卡拉社
林誠榮 Atayal
希望當今的政府,透過我們的協會,能夠知道了解,我們的過程當中,然後一個一個,把我們找回來,讓我們46戶,能夠凝聚在一起)
(桃園市長 鄭文燦:
kapitanʉisa 桃園miararuma
鄭文燦
其實失去原來的部落祖籍地,仍然保持那份認同,其實是不容易的,所以我們要想辦法,把這個歷史留下來,協會留下來,將來如果有機會,也可以想辦法,作優先的安置,我想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目標)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錯誤的政策,讓淹沒區居民失去該有權益,但歷史正義需要時間填補。市府每一年都會舉辦卡拉社群的團聚活動,重啟族人連結按鈕,也期待這本專書讓更多人對此歷史事件,有更全面的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