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宜蘭縣推動"地方型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針對觀光、農業、文創、高齡以及綠能等五大產業,希望扶持宜蘭在地中小企業。而今天(13)宜蘭縣政府也召開說明會,並安排講師,教導業者撰寫計畫技巧。
疫情嚴峻之際,無論在原鄉或是都會,所有產業面臨巨大衝擊。但近期就有從事旅遊業的族人表示,有別於去年,面對這次疫情嚴峻時刻,民眾都大致了解病毒傳染途徑,所以比較擔心的是,當越來越多遊客進入部落觀光,要如何讓遊客不打擾部落族人,同時還能夠讓部落產業依然活絡。
(旅遊業者 Lawa (偕慧倫) 泰雅族:
我們經營那麼多年,就是發現一個問題,就是 遊客會越來越多,然後造成部落的生活會有一點改變,多少會影響,所我們會想把要我們的部落,就是做一些硬體的升級 或是改變,譬如說,儘量把生活跟觀光旅遊能夠分開,儘量不要去影響部落既有的生活品質)
業者舉例,如果自己有能力建造完善廁所,在面對大量遊客進入部落,無論防疫或衛生,都較能保障族人安危,又或是打造一個小空間,把遊客活動跟族人區隔,就能降低打擾族人生活機率。而為了提供中小企業發展資源,宜蘭縣政府近年也推出"地方型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以觀光、農業、文創、高齡跟綠能五大產業扶植為主,同時,也開設撰寫計畫書課程,以利業者順利申請資源。
(宜蘭縣政府工旅處工商科長 林昆緯:
其中我們在審查(計畫)過程中,我們會針對 女性的提案人,或者是我們原鄉的部分,在個案審酌上面,會給予一些 加分的這樣的評分機制,那從過去的經驗看起來,在原鄉部分,會著重在觀光跟文創的部分,像去年就有一些編織業,或者是原民的手工業,會進到這樣的計畫裡面)
(旅遊業者 Lawa (偕慧倫) 泰雅族:
因為現在疫情也很嚴重,對於產業要升級或優化的話,這是很一個很好的機會這樣,那一方面來學習)
另外,宜蘭縣政府也表示,依照計畫管控,計畫結束三年內會持續追蹤業者狀況,進而調整計畫推動中小企業發展方向。面對困境,族人依然不斷提升自我、尋找資源,期盼找出跟部落和諧共存的經營模式,永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