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akici cau mu'iarʉ curu 台9線 cacanʉ
通車滿兩年的南迴拓寬工程台東段,有效紓解台九線每逢連假必塞車窘境,只是沿途速限不一,讓不少用路人詬病,再加上警方接連新設測速桿,不少民眾抱怨拓寬前後,行車時間差異不大。對此,公路局大武工務段回應,由於部分路段仍蜿蜒曲折,短時間內要提速,恐怕有困難。
綿延壯闊的山巒,海天一線的美景,這裡是台9線南迴公路台東段,公路局耗時9年拓寬道路,如今完工已滿2年,除了大幅縮短東西部往返路程,也有效紓解台9線每逢連假必塞車的窘境,只是各路段速限不一,引來用路人不滿。
有民眾在台東臉書社團發文,上頭寫著台九線四線道設定龜速,還不時有臨檢,當初拓寛就是為了要便民,縮短往返時間,但現在意義何在?這簡短的文章,引發不少網友共鳴,還有人戲稱是「台九線速限工程」及「速限太高會失去"難回"意義」。
(大武鄉居民 高小姐 排灣族:
kaTa'u cau
高小姐 Paiwan
每段路的速限它的,數字都不一樣,所謂的時間縮短路程更近,我覺得沒有)
實地走訪南迴公路,部分路段限速70公里,但沒一會兒卻變成60公里,甚至50公里,另外太麻里鄉某路段,短短6公里就有5支測速照相機,民眾認為拓寬後行車時間似乎沒有縮短,在網路上抱怨南迴公路開到「心好累」。對此,公路局回應速限規劃,都是基於安全考量。
(公路局大武工務段副段長 周建勳:
kung-'u-tuan fu-tuan-cnag
周建勳
有些路段也是相當地彎折,這個沒辦法,這個部分真的是需要,一些工程改善,把彎道做一個改善,才有那個空間去做速限的提升)
(台東縣警局交通隊組長 邱中正 布農族:
Ciautungtue cu-cang
邱中正 Bunun
某些地方,可能會比較多(測速照相)最主要是事故的發生,還有一些民眾的反應,所以我們才會,做那個固定桿的設置)
警方指出,台9線拓寬完工後,雖然紓解塞車情況,但相對也提升民眾開快車的機率,強調架設測速照相地點,都是易肇事重點路段,呼籲民眾不要貪快,造成荷包失血,至於未來南迴公路速限是否能再提升,恐怕得要先全面改善道路情況,才有調整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