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獅子鄉文物陳列館從2017年開始,與台灣博物館合作進行文物普查工作,不但找回不少珍貴文物,也勾勒出獅子鄉逐漸淡忘的歷史片段,今年剛完成博物館級典藏室,計劃積極爭取將瑞典世界文化博物館的獅子鄉藏品返鄉設展,甚至永久典藏。
2011年屏東獅子鄉文物陳列館開始與台灣博物館合作,首先是文物返鄉,接著有4年的文物普查,找到許多鮮少人知且珍貴的文物,並加以修復、維護及保存,受託代管文物越來越多,因此向文化部申請提升典藏設施。
(獅子鄉文物陳列館專員 nuai‧giring (何鳯美) 排灣族:
我們就發現有很多的文物,要即時要被維護好,甚至於有一些是要修復的,當時這些物件很多,也因為這樣所以發現有很多的文物,是需要有空間的,所以就因此就是把這個庫房的部分,設備能夠讓它提升)
文物普查過程除了找到屬於大龜文、射不力的珍貴文物,也從耆老口中勾勒出逐漸淡忘的歷史片段,近期又在瑞典世界文化博物館發現在地相關文物,又再次進行瑞典文物田野調查。
(獅子鄉文物陳列館專員 nuai‧giring (何鳯美) 排灣族:
我們怎麼樣可以找到這些的物件,勢必一定要做一次的,非常全面性的一個田野調查,所以在鄉長還有我們的館長也覺得說,商討的結果也覺得說,用部落會議的方式)
目前已完成部分部落的調查,族人都希望有機會親眼看見屬於獅子鄉的文物,文物陳列館在台博館協助下,正努力與瑞典博物館取得聯展機會,也期待文化部提供更多資源促成族人心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