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5
記者

族語人才培訓 原語會辦口筆譯種子教師工作坊

為落實《國家語言發展法》及《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並配合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之推動,財團法人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基金會於112年度辦理族語口、筆譯種子教師工作坊,本次工作坊將建置符合各族群語言文化特色之「原住民族口、筆譯人才翻譯手冊」及「培訓教材」,在這樣的研習,透過十六族群有不同的語言文化,做一個討論交集,找到更明確的一個語言推動方式,進而在口譯筆譯翻譯下培育族語、筆譯專業師資,以投入後續口、筆譯人才培訓計畫。

(族語口筆譯種子教師工作坊 講師 林千凱
Masnanava tu bunun 林千凱
各位在上個禮拜的受訓,還有昨天對口譯的認識,都已經做好當一個口譯老師的準備了,所以各位發現我們這個課程,好像上面沒有寫口譯,但是也沒有寫筆譯,為什麼呢,其實口譯跟筆譯在某個層次來講,它都會有相通的方式,只不過一個是用眼睛看,當然一個是用口說,我們今天的課程內容是,不同文本的翻譯,裡面包括新聞 公文 文學,以及文化之類的課程,所以我們今天就是,跟各位分享一下,不同文本或主題跟文化背景的翻譯,那在講這個之前,我想先扯一下題外話,接下來各位要當的是老師,所以我們深入一點,我敢說這裡有很多不同的城市,有大城市有小城市,我們每個人,第一眼看的城市都不一樣,為什麼,因為,你會看那個你要去,或者是你比較熟悉的城市,我們看到一個必須要翻譯的東西,就算你受過十年二十年同樣的訓練,也會因為每個人的,所喜歡的東西 個性,還有閱讀經驗,還有人生學習經驗不一樣,而做出不同的翻譯)

(族語口筆譯種子教師工作坊 學員
高莉莉 排灣族
Isnavanang tu bunun 高莉莉 Paiwan
我來自屏東縣,那我現在目前就是,派駐在屏東縣政府的語推人員,因為我們必須要在短的時間裡面,把那個演講者的話,就是要很精簡,但是意思又不能跑掉的,口譯的方式所以我們必須,要學會如何去快速的紀錄,不管是圖像,或者是注音任何方式,只要是短短的時間,你能夠自己看得懂的這個方式,所以我覺得我來這裡的收穫很多,不管是筆譯或者是口譯都有)

(族語口筆譯種子教師工作坊 學員
葛翠怡 拉阿魯哇族
Isnavanang tu bunun 葛翠怡 Hla'alua
會來這個工作坊,是因為我會接觸到很多,翻譯的一些新聞稿,或者是,語推組織那邊就是,給的就是一些翻譯的東西這樣子,然後想說可以增加一點就是自己對,翻譯的一些技能)

(族語口筆譯種子教師工作坊 講師 林千凱
Masnanava tu bunun 林千凱
我們現在來舉一個實際的例子,日月潭 很多人也都很熟悉,日月潭 Sun Moon Lake,日跟月的潭,因為不管是什麼語言的人,他大腦都會有一種想像,像玉山就充滿了神祕感,或者說覺得是一個很寶貴的聖山,那日月潭聽起來,也有很美的那種樣子 對不對,所以當你把它翻成,Rih yue tan的時候就很可惜,我覺得他們很棒,他們都非常非常的活潑,當我們講到一個例子的時候,同學都會及時反饋,然後呢 告訴我們譬如說剛才,泰雅族 賽德克族 阿美族都紛紛舉手,跟我們溝通也跟同學分享他們族語翻譯,以及為什麼會這樣子翻譯的過程,譬如說為什麼日月潭在他們族語是這個翻譯,在另外一個族語卻是音譯,這樣的過程我覺得非常的有趣)


(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基金會 執行長 Lowking Nowbucyang 太魯閣族
Liskadaas kuzkuzaun tu bunun Lowking Nowbucyang Truku
在這樣的研習呢,就是透過十六族群有不同的語言文化,做一個討論交集其實會,找到更明確的一個語言推動,尤其是在口譯筆譯翻譯,上面的一個策略或技巧)

(族語口筆譯種子教師工作坊 學員
Iming Yuci(王利蘭) 太魯閣族
我目前的工作是族語專職,以前是鐘點教師,族語鐘點教師,那總共我的教族語的年資,是總共15年 第15年)

(族語口筆譯種子教師工作坊 學員
Iming Yuci(王利蘭) 太魯閣族
Isnavanang tu bunun Iming Yuci(王利蘭) Truku
一般現在在家庭裡面,會講族語的爸爸媽媽很少,小朋友要學習族語的環境就是在學校,如果我們的族語,自己不努力的把它傳承下去,或是把它教給下一代,我想未來我們的族語就會消失掉,所以這個就是我為什麼,一直要堅持教族語的這個工作)

(族語口筆譯種子教師工作坊 學員
Iming Yuci(王利蘭) 太魯閣族
Isnavanang tu bunun Iming Yuci(王利蘭) Truku
因為之前上過很多,原民會開的翻譯班,所以我覺得口譯班,對我來講是讓我很好奇的一個研習,所以我就參加了)

(族語口筆譯種子教師工作坊 講師 林千凱
Masnanava tu bunun 林千凱
如果沒有翻譯理論,我們就不能做翻譯嗎,當然不可能,各位做翻譯都是從沒有理論開始,理論都是比較複雜,但是實務其實是比較簡單的,我們通常在實務上,目的都是比較單純,當我們在做這個目的的時候,就會把其他的先擺在一旁,所以當你走上翻譯這條路的時候,事實上你要知道,其實能做這條路的人很少,就像各位在自己的族語裡面,能夠取代你的非常非常少)

(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基金會 執行長
Lowking Nowbucyang 太魯閣族
Liskadaas kuzkuzaun tu bunun Lowking Nowbucyang Truku
我們也發現說,就是在教育上很重要的師資,課程跟教材這三個東西,那在師資上面是我們目前最缺乏的,所以口筆譯人才培訓,我們就規劃了三種類型,第一種類型就是種子師資的培育,而且種子師資培育,我們在規劃上面就想到,那一次就要有十六族的老師,都有這樣子的種子師資,我們後續在推各類的一個,不管是初階或是進階研習,才會有一個受過就是專業訓練,或培訓的專業師資,可以勝任這樣的一個工作,這一次我們也確實,真的是大概近十年,第一次有研習是十六族的老師,同時參加培訓)

(族語口筆譯種子教師工作坊 講師 林千凱
Masnanava tu bunun 林千凱
我們今天的班級其實是師資班,也就是這些學員,在今年的第二期跟第三期,他們要擔任翻譯族語老師的角色,所以我也是很高興第二次見到他們,他們去年來參加過一次,今年是所謂的師資班,由於這些學員的經驗非常豐富,他們有政府單位的人員,有小學的族語教師,自身經驗非常豐富,所以我只是來跟他們做交流分享,讓他們可以揣摩一下,當他們從一個翻譯人員變成老師的時候,怎麼樣能夠去跟學生有效的溝通,在課堂上能夠,給學生他們需要的東西) 

(族語口筆譯種子教師工作坊 學員
葛翠怡 拉阿魯哇族
Isnavanang tu bunun 葛翠怡 Hla'alua
比較有趣的地方其實是,因為可以跟很多,不一樣族群的老師一起上課,那其實也可以瞭解到說,每一個族群對於怎麼翻譯,在翻譯的過程當中,當然一定都會是這個詞沒有,我怎麼翻,這個詞它很難我怎麼翻,那大家都可以拿出來一起討論,所以我覺得這是可以學習到,更多的翻譯的方向 對)

(族語口筆譯種子教師工作坊 講師 林千凱
Masnanava tu bunun 林千凱
創造力的話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因為我們的原民語,我自己所知有限,所以我們先用一些比較,各位看過的 譬如說,這是一個要跟我一樣年紀,才有印象的一個廣告叫做,相逢自是有緣,華航以客為尊,那這個華航以客為尊聽起來,還有押韻對不對,這就是一種漂亮的創造力的修飾,而這個英文呢,只是中文翻過去的We treasure each encounter,我們珍惜每一次的相遇,就簡單多了)

(族語口筆譯種子教師工作坊 學員 朱瑞萍 賽夏族
Isnavanang tu bunun 朱瑞萍 SaySiyat
我本身去年有參加過,初階的研習班,所以在今年又收到了這個訊息,然後又報名了這一次的,口譯筆譯班,其實這一次來感覺上就是,跟上一次學的東西又不一樣了,譬如說在我們在翻譯新聞的時候,每一段都想要去翻到,可是透過這一次的翻譯之後,我們知道怎麼樣去抓重點去翻譯,然後時間上也比較好控制了)

(族語口筆譯種子教師工作坊 講師 林千凱
Masnanava tu bunun 林千凱
聽某嘴 大富貴,原住民沒有這個,沒有 對,沒有才是翻譯的難題 對不對,我們先請人數比較多的來示範一下,阿美族的 來,來請說 你要麥克風嗎,直譯的話就是,Mitengilay to sowal no fafahi cikadofahay,這個就是直譯,那如果是用意譯的話就是,意譯是什麼,意譯的話就是,我們母系社會嗎,對 母系社會,也就是阿美族的男人,就是這樣子 是,就這樣直接叫阿美族的男人OKOK 好)

(族語口筆譯種子教師工作坊 學員 朱瑞萍 賽夏族
Isnavanang tu bunun 朱瑞萍 SaySiyat
像今天的課程,老師拿一些閩南語的諺語來翻譯,我覺得那個還滿有趣的,用原住民的語言,去轉譯那些意思還滿有趣的)

(族語口筆譯種子教師工作坊 講師
林千凱
Masnanava tu bunun 林千凱
來 請告訴我這個是直譯還是意譯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這是直譯還是意譯,是直接翻譯還是根據意思來翻譯,這是直譯 直接翻譯,為什麼這邊可以直接翻譯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著鐵還熱的時候打鐵,為什麼可以直譯,它有牽涉到什麼文化背景嗎,應該有,沒有啊 打鐵趁熱就是一個技術而已,打鐵趁熱不是中文獨有的,英語本來就有,對是這樣子,可是我們不會知道,除非我們訪問他們 就是這些,但是在各位的族語方面,各位是一言九鼎,你決定之後以後,可能就約定成俗這樣下去了)

(族語口筆譯種子教師工作坊 學員
夏麗玲 賽夏族
Isnavanang tu bunun 夏麗玲 SaySiyat
我目前是在原住民族電視台新聞部工作,那我的工作是製作一個,原住民族語論壇的節目,所以在我的節目裡面,,就是完全以族語論壇,那就是做十六族四十二個語言別的語言,其實做了這些工作,有的時候你會因為自己的,族語經驗的不足,然後其實在翻譯的時候,就會有一些困難,中文跟我們自己賽夏要怎麼對應這樣子,所以我才會想到要來參加這個課程,那像比如說早上的課程裡面有一個,老師舉的打鐵趁熱的一個詞這樣子,我就在想我們賽夏族裡面,怎麼可以對應到這個打鐵趁熱,我就想到我們的打糯米糕,就是你糯米蒸好之後,你就一定要趁它熱的時候趕快打,你等它涼了以後就不好打了,我在想也許應該,應該用這樣子的一個想法,的然後概念來去做對應這樣子)

(族語口筆譯種子教師工作坊 講師 林千凱
Masnanava tu bunun 林千凱
原語裡面的男生講的話跟女生講的話,可能會不一樣,那這樣我們要怎麼翻譯,又出現另外一個難題了,但是沒關係,各位記得第一節課我們說,那個韋小寶那個英文翻譯,澳洲人他怎麼說,各位記得嗎 他說,他沒有用任何的翻譯理論,他說如果韋小寶會講英文他會怎麼說,那一樣,你翻譯的內容不是根據你,我是男生或女生是譯者,可是你要去揣摩那個角色,對不對 你現在翻譯的是男生,也許你就要翻譯男生講的話,大家覺得這樣子OK嗎,對 就是不是翻你自己,而是翻裡面那個角色那個人)

(族語口筆譯種子教師工作坊 學員 高莉莉 排灣族
Isnavanang tu bunun 排灣族 Paiwan
有一些思維他自己個人的想法,可能要先拋開掉,因為有時候會想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做翻譯,但是我們翻譯不是用自己的想法,而是要表達那個講者的說法,所以我先會告訴他們,我的個人經驗是怎麼樣,然後給他們灌輸這樣子的經驗,然後再請他們來,應該是說來演繹,來實體的去口譯,然後再從中去調整他們的口譯,尤其是他們的想法)

(族語口筆譯種子教師工作坊 學員 陳志偉 卑南族
Isnavanang tu bunun 陳志偉 Pinuyumayan
大家好,失去了語言文化就滅亡啦,我目前的工作是在台東市公所擔任,族語推廣員的工作,因為在工作上是需要做翻譯的,其實口譯跟筆譯是很重要的事情,一段話結束之後呢,你就會知道重點是什麼,你會同時發現不同的重點,然後在同時把它翻譯出來,這是在之前沒有的訓練,我想這是很難得的研習,因為通常,要不是你去念研究所才有這些課程,那所以我覺得我希望,能夠擴大這樣子的領域,也就是有更多人知道,怎麼翻譯或是口譯,甚至包括筆譯,接下來的事情還有更多面向,譬如說你可以開始寫繪本,你可以開始寫其他的東西,甚至你可以將探索頻道這樣子的東西,口譯出來甚至是作筆譯出來,讓更多的族人可以知道,它裡面在說什麼事情)

(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基金會 執行長
Lowking Nowbucyang 太魯閣族
Liskadaas kuzkuzaun tu bunun Lowking Nowbucyang Truku
這樣的課程它有一個困境,就是他要有一定的族語能力,才有辦法做這樣子專業培訓,所以我們考量到說怎麼讓年輕人,可以銜接來或者是說投入這一塊,所以我們在今年跟去年,我們就開始規劃,口譯筆譯的培訓課程之外,另外還有就是有關命題研習的部分,那因為命題人才,我們現在一年辦理兩次的,族語認證測驗,所以需要非常大量的,命題人才投入這一塊,那但是命題人才,也需要有一定的族語能力,才有辦法投入這一塊的一個工作)

(族語口筆譯種子教師工作坊 學員
陳志偉 卑南族
Isnavanang tu bunun 陳志偉 Pinuyumayan
族語傳承的工作,操之在你我的手裡,視它為使命,更是對祖先和族人,一項重要的交代,加油吧,終於結束了)

(族語口筆譯種子教師工作坊 學員
夏麗玲 賽夏族
Isnavanang tu bunun 夏麗玲 SaySiyat
那我也期許就是說,在這樣子的一個課程裡面,我可以豐富我自己的知識,然後應該是充實自己的能量,因為在我的部落裡面,我這個年紀可以講族語的,大概只有我一個人,應該是說我們那邊的部落,都在講泰雅語,所以但是在賽夏語的這個部分,就是很少人 對,那我也希望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就是把我知道的,不論是翻譯的技巧,或者是,怎麼去詮釋我們自己的那個,歲時祭儀,或者是我們的倫理概念啊,可以把我所知道的,傳給就是未來的,有興趣的年輕人這樣子)

(族語口筆譯種子教師工作坊 學員 朱瑞萍 賽夏族
Isnavanang tu bunun 朱瑞萍 SaySiyat
其實透過這次的學習,其實會比較有方向,怎麼樣去準備未來初階的學生,他們要學的東西,畢竟我們是從語言開始去教小朋友,然後那個其實,教跟學翻譯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如果沒有來上這一堂課,我們可能跟之前,我們在教學生的方式會是一樣的,可是上過這一次的課程之後,我們就有新的方式,可以去傳給下一個,初階的人來學習)

(族語口筆譯種子教師工作坊 學員
Iming Yuci(王利蘭) 太魯閣族
Isnavanang tu bunun Iming Yuci(王利蘭) Truku
這次的口譯種子教師的口譯班,讓我學到了逐步口譯,然後再來就是筆譯,這個部分就是,未來就是在做筆譯的部分,或口譯的部分,對我幫助非常大)

(族語口筆譯種子教師工作坊 學員 Iming Yuci(王利蘭) 太魯閣族
Isnavanang tu bunun Iming Yuci(王利蘭) Truku
我教學的方式是比較活潑式的,所以小朋友也比較喜歡,而且我不急,我不會說按照,就是一次要教多少課,一定是按部就班,然後就是一定要讓他們,每一課每一課,或是每一個句子,每一個詞彙,要讓他們懂的狀況下,我才會循序漸進的,然後繼續再教下去)

(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基金會 執行長
Lowking Nowbucyang 太魯閣族
Liskadaas kuzkuzaun tu bunun Lowking Nowbucyang Truku
基金會還沒成立之前,就是原民會主要負責,人才培育的部分,那往年大概就是幾大類型,就是包括族語的教學班,然後族語翻譯班,然後族語命題班,還有族語配音班等等的,那這個它主要的模式,還是以就是,一班一班的模式,可能就是密集班一次五天,或者是說可能兩週就完成,那我們就是因為,從新思考說在人才培訓的角度,來規劃這樣子的課程,所以今年底還會有這個,族語劇本寫作的一個工作坊,那同時就是我們也是希望說,還是能夠有年輕的族人,尤其是本身有投入過戲劇相關的族人,來一起來投入,透過這個族語能力的培訓,還有就是劇本專業知識的一個培訓,能夠讓它在這一塊的人才,能夠更加逐漸的一個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