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5
記者
Cemedas Dumalalrath(江子芊)/Uliu(郭亞文) 台北市

職場性騷擾事件頻傳 民團要求政府速修法

職場性騷擾事件再起,也讓大眾再次將目光聚焦在職場環境的重要性,就有民團在今天(5)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應修正性別工作平等法,改善不安全的職場環境。

近日台灣政壇以及藝術界,紛紛爆出職場性騷擾事件,就有民間團體發現,職場性騷擾的發生與事件遭隱匿的關鍵因素,其中一個是權勢關係,第二點,就是相關防治制度不健全。

(婦女新知基金會法律部主任 戴靖芸:
現在性別工作平等法,還有一個非常大的漏洞,就是當性騷擾加害人,他是雇主 或者是所謂的這個,事業的最高負責人本人的時候,現行法規是要求他,也就是雇主 這個加害人本人,他自己來調查自己,而形成了一個球員兼裁判的狀況,而這個制度性的漏洞,已經存在了20年之久)

除了陳年的制度並未改善,再翻開勞動部在2017到2021年的"工作場所就業平等調查"就指出,遭受職場性騷擾的當事人卻有七到八成,選擇不申訴,成為了"沉默的黑數",其中,不申訴的原因包含擔心"別人閒言閒語"、 "失去工作"、"遭受二度傷害"、"不知申訴管道",還有"擔心調離原工作"等。另外,勵馨基金會也從2021進行的性別暴力問卷調查中,發現在職場性騷擾有25%曾提出申訴,但它們申訴的過程中,最大的困難是證據不足,其次是受理申訴單位反應消極。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王玥好:
我想我們看到是,目前這一個職場性騷擾,被害人的服務資源,非常地缺乏,目前只有在一個,行政的一個法規裡面提到是,雇主得引介醫療及輔導資源,給被害人,它用的是得 還不是應,所以實際上,我們被害人可以得到的這個資源,是非常地這個有限)

面對職場性騷擾事件再次引起社會各界重視,民團也要求政府應盡速修法,並提出相關補強措施,從系統面做出改善,不只呼籲雇主建立透明可信賴的申訴管道,落實職場性騷擾防治,讓更多的被害人,能在第一時間獲得合適的回應與求助資源,不須再噤聲忍受性騷擾,同時,民團也向更多性騷擾被害人喊話,若有需要,可向相關NGO團體求助,以即時獲得相關法律與社工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