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6
記者
Nabu (孫俊憲) 台南市

南市原教中心文化活動 校園扎根族群教育

台南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為了讓族群教育從學校扎根,特別辦理《Kitulu"文化走廊》體驗活動,前進台南市國高中從樂器演奏、手工藝實作等,讓學生體驗原住民族音樂以及文化之美。

學生體驗阿美族Kakeng、泰雅族木琴等傳統樂器。台南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日前來到台南復興國中辦理《Kitulu"文化走廊》體驗活動,安排樂器演奏、手工藝實作,學生們也表示相當新奇。

(復興國中學生 蘇靖元:
有關原住民音樂的課程中,有很多老師就準備了很精采的課程內容,在這堂課程中所有樂器,都會有老師親自示範演奏。)

(復興國中學生 周芸安:
我不僅看到五顏六色的串珠,還聽到老師們介紹各種串珠的寓意,每個串珠都有很特殊的含意。)

台南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主任表示,Kitulu是排灣族學習的意思,希望讓族群教育在學校扎根,因此選擇台南市國高中進行文化課程,從國小則是到原資中心進行文化體驗。

(台南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主任 李政雄 阿美族:
主要是以兩個課程讓孩子來體驗,第一個部分就是樂器的部分,也可以讓孩子知道原住民的樂器有哪些,他的取材的方式跟現代的樂器有什麼不一樣,那串珠的部分我們結合琉璃珠,那在排灣族裡面琉璃珠都有代表一些含意。)

(台南復興國中校長 陳文財:
平常就是也會讓我們學生參加一些校外教學的活動,對於我們的學生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一個意涵,我覺得非常有幫助。)

復興國中校長也提到,雖然校內原住民學生不多,但也經常安排原民相關課程,讓學生體驗原住民族音樂以及文化之美外,也能尊重並理解不同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