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找回人與土地關係,台東知本溼地在與光電案終止契約後,卡大地布部落卑南族人,在面對部落傳統領域土地運用上,也提出了越來越多的想法,先前在台東史前館的推動下,舉辦"走讀台灣"的活動,帶領民眾深度認識在地故事。
為了讓民眾對南島文化與歷史有更多的認識,台東史前館日前特別規畫"走讀台灣"活動,並邀請卡大地布部落族人擔任解說員,希望透過歷史文物及解說,分享卑南族人過去在Muveneng(姆芙嫩)知本溼地的生活與歷史。
(史前館副研究員 林頌恩:
知本溼地自從光電案過去這幾年以來,部落有在以新的方式,想要去走出自己想要討論的部分,荷蘭人那個時候在知本溼地那一帶,有送給Pakaruku家族的酒罈,現在也借展在我們這裡,光電案一些相關,就是土地 傳統領域相關,其實都在博物館有新的議題討論)
清晰可見的龍紋雕刻以及歲月斑駁的痕跡,都在訴說著早期荷蘭人航海到東台灣,與卑南族人在知本溼地上相遇的故事,史前館"走讀台灣"活動除了南島廳文物解說,還帶領民眾親身走入知本溼地,族人也希望以族群文化的角度,讓民眾重新認識Muveneng(姆芙嫩)的歷史。
(解說員 Ha'hem Darulivak(周紋先)卑南族:
我很慶幸又不太慶幸,自己有經歷過這一段,就是光電案這件事情,因為有親身經歷,所以會知道土地的重要性,跟部落帶給我們什麼,我們被拿走什麼,或是我們可以留下些什麼)
(解說員 Lena'an Mavaliw(盧詠心)卑南族:
不管是我們部落裡面內原本就有的,甚至是無形的文化或語言,要好好的珍惜它們)
族人表示,希望透過分享重新找回人與土地關係,史前館也期待藉由"走讀台灣"活動,讓更多民眾關注土地議題,深度認識台灣土地上的歷史與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