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國重新恢復了台灣的鳳梨釋迦、石斑魚的輸入,不過在鳳梨的部分到現在依舊沒有消息,對此農業部是持續輔導農民外銷,但是就今年的外銷季時間是做出了調整,也就是從二月延後到三月,另外在獎勵措施的部分也有調整,是調降外銷到亞洲的獎勵補貼。
有鑑於去年二月天氣冷,鳳梨口感較酸、品質相對不穩定,導致外銷量比前一年減少1成8,今年農糧署宣布鳳梨外銷季延後一個月,從三月份起跑,可望品質更好,而今年還是一樣有獎勵措施,但針對亞洲市場,海運空運獎勵補貼則下調,每公斤從4元降至兩元。
(電訪 農業部農糧署副署長 姚志旺:
相對在通路上也很順暢,所以在獲利空間比較充足的情況下,我們也是逐漸讓我們的一些貿易商能夠自主性,政府只是在協助的部分來給予幫忙。)
而其餘像是提供產銷履歷、棧板等獎勵措施照舊,而今年也著重輔導農民在蟲害上的防治,希望能降低輸日鳳梨的燻蒸比例,對此農民團體表示,可以理解調整獎勵措施,但希望政府能多協助開拓其他新的市場,也期待中國能重新恢復輸入台灣鳳梨。
(電訪 屏東南荔果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 孫柏丞:
解禁的話應該是每個農民都希望解禁,等於又多一個可以出口的地方,當然是希望多一個買家,總比少一個買家好。)
經過中國禁運風波,鳳梨農民表示在蟲害防治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農糧署表示近幾年外銷鳳梨,包括田間管理、物流、運輸、到冷鏈,都建立起SOP,希望除了鮮果出口,也能把鳳梨工工品推廣至國外,至於外界不看好今年外銷市場,農糧署表示會持續多元輔導,穩定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