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8
記者
綜合報導 台北市

專家:ChatGPT易生成有說服力文章 製造風向

總統大選過後,網路上流傳著多個疑似選務作票的影片,對此中選會表示已彙整相關事證,移送檢警司法機關查辦。研究社群訊息的專家觀察,選務造謠案件,除了假帳號系統性的試圖帶風向外,ChatGPT很容易生成有說服力的文章,大量散播下,意圖製造台灣選舉不公的風向。

分析者透過軟體,觀察到的這一年來,社群訊息的風向,尤其在總統大選過後,網路上流傳著疑似選務作票的影片,還有網紅轉發,引發熱議,中選會大動作舉行記者會澄清駁斥。專家觀察有假帳號系統性的試圖帶風向,而且操作群是多聲帶,在台灣就用中文操弄網路言論,也會用英文,操弄著美國的民生議題、攻擊美國政府。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 杜奕瑾:
要誠懇的講,就是說現在我們遇到的挑戰是比過去多更多,通常這個精準行銷,做商業的平台,去影響人購買的慾望,到後來變成認知作戰,其實跟精準行銷是同一個模式,只是做政治服務。)

對於網路流傳的疑似選務作票影片,事實查核機關分析,影片有跳接處理,並非是連貫畫面,是用斷章取義手法,意圖製造台灣選舉不公的風向;公民團體則建議新政府,是否針對網路亂象,做一定的規範管理。

(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主任 李志德:
看不過去的人,在那揭弊的話,他必定是人事時地物俱全的,凡沒有這些,使得你難以查證的,我們的判斷,就是他並不是要揭弊,而是要塑造一種民主很爛,要塑造一種這個投票不公,他是利用這個民主的制度在打擊民主。)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 張宏林:
常常看到這個最常遇見的狀況,就是我們境外的勢力是藉由台灣的言論自由民主,來打擊我們言論自由民主,所以我覺得這一條線的拿捏,真的必須要在第11屆的國會好好來做一些思考。)

面對AI衝擊,杜奕瑾強調ChatGPT很容易生成有說服力的文章,大量散播下,意圖製造不同陣營對立,一定要小心辨識。而中選會也針對誣指選務作票,或是刻意汙衊選務人員,造成社會對立的造謠案件,函請司法單位查辦、究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