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林務局開始和部落合作,建立共管機制,也協助成立狩獵協會,像是高雄那瑪夏區傳統狩獵文化協會,目前正籌劃設立中,不過有校長提醒,藉由狩獵規範的建立,必須要重新學習祖先跟山林共存的智慧,讓狩獵自主能回歸部落。
繼嘉義阿里山、屏東來義鄉等地成立狩獵協會後,那瑪夏區藉由跟林務局以及屏科大合作,目前也正籌劃設立「高雄市那瑪夏區傳統狩獵文化協會」。瑪雅部落會議主席表示,有了管理機制,有助於山林資源控管,不僅保障獵人,也保護山林動物。
(瑪雅部落會議主席 周永榮 Bunun
cu'si ta hosa
它的做法是回來以後你打到什麼樣的動物要拍照,而且要跟協會做報備跟記錄,一整年以後你就可以看出來,整個那瑪夏區裡面的野生動物,大概有哪一些 哪個部分最多,哪一些已經瀕臨絕種,需要受保護。)
那瑪夏代理區長表示,目前加入協會,必須設籍那瑪夏區,具有原住民身分,且年滿20歲,如果非設籍那瑪夏區的族人,需要經過里長、或宗長認定為那瑪夏子弟,才能夠加入。
(那瑪夏代理區長 Savi Ismahasan(陳海雲) Bunun
chican ta namasia
加入協會的部分其實大概就是,目前族人的需求是希望能夠,以我們設籍在那瑪夏的族人以及子弟為主,目前我們這個協會已經有58位已經參加了。)
不過民權國小校長Tahai提醒,成立狩獵協會,雖然對獵人以及傳統文化延續有幫助,但還是受限於政府的法令規章,族人應該藉由狩獵規範的建立,重新學習祖先與山林共存的智慧,讓狩獵自主回歸部落。
(電訪 民權國小校長 Tahai Isnangkuan Bunun
koo'co ta minchen
雖然它事實上說協會自己管理,但是你還是受制於林務局這些單位,警察單位,當然透過這個協會有一個平臺,討論平臺,成立這個協會,有了類似一些機制,總比現階段這種動輒犯罪的狀況好很多。)
那瑪夏區公所強調,並非加入協會就能在那瑪夏區狩獵,未來將成立「狩獵管理公約制定委員會」,管理獵人證以及培訓等機制,相關規定將在11月底進行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