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4
記者
Dredres Lra'karoko / Uliw (李承遠) 台北市

環團籲盤點屋頂光電潛力 提升發電總目標

經濟部能源局,已將 2025 年,屋頂型太陽光電發電系統的發電目標,由300萬千瓦(3GW),提升到600萬千瓦,但有民團呼籲政府,應該盤點屋頂型光電的發展潛力,再度提升發電總目標,並設置屋頂光電專門小組,來整合各部會工作。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 蔡中岳:
teyaezoi ta cichinhoe
我們都支持政府能源轉型的目標,那也認為2025年達到20%這件事情是可行的,但是綠能要放到對的地方,屋頂型從3GW的目標,變成6GW的目標,我們認為這件事情還沒有真的完全盤點完,也就是6這個數字,是不是還可以再往上追加,就要看政府的決心。)

蔡政府能源轉型政策步步推動,雖然在屋頂型太陽能光電進度超前,但地面行光電反而因為像是台東知本光電案、台南將軍鹽田光電案等爭議事件,造成推動進度緩慢,原定地面型目標為14GW(百萬瓩),現在完成不到1GW,因此民間團體認為中央各部會應該持續開發屋頂型光電,提出開發計畫及目標。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專員 李姵璇:
soskuna ta cichinhoe
校園在面對氣候變遷的時候,我們都知道一定不只是裝設冷氣,那光是太陽能板在屋頂上,能夠幫助校舍降溫這樣子的做法,這樣子的實質上的一些附加價值,其實都是我們很多案例裡面都有看到的,那教育到底有沒有認真地思考說,我們的在國立學校的館所,以及設置目標量到底怎麼訂出來的,因為我們目前也沒有看到很完整的說明。)

立委洪申翰更以農委會和經濟部共同推動魚電共生為例,指出發電設備和原先的魚塭經營邏輯有高度結合,建議各部會不只是盤點屋頂空間,而是將原有管理機制結合再生能源。

(民進黨立法委員  洪申翰:
lii'oe
魚電共生不是只是把魚塭盤點出來,然後後面就是交給廠商跟業者,農委會在這個部分跟經濟部一起合作,針對魚電共生的建置的邏輯,跟原本魚塭上面經營的邏輯,做了很高度的規劃跟結合,其實才能夠去排除原本之間格格不入的這件事情。)

環團也一一點名指出經濟部、交通部、內政部、教育部、農委會,要求各部會進行改正,同時要求行政院出面協調,設立政委或副院長層級的「屋頂光電專門小組」,加速推動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