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福聯盟統計,今年就有近5成的兒少,涉入網路霸凌。而躲在螢幕背後的霸凌者,通常是以匿名方式,且看不見被霸凌者的情緒反應,因此兒福聯盟呼籲家長、學校及學生,一同注意-網路霸凌行為。
霸凌案件類型百百種,無論是拳頭、言語都造成被霸凌者身心靈影響,但你知道「網路」也能成為霸凌利器嗎?兒福聯盟今年針對國高中的學生調查,發現有47%的兒少涉入網路霸凌。
(兒福聯盟執行長 白麗芳:
lea ʉ 't ʉ c ʉ ta o'oko
那網路霸凌在各國都會有一個不同的定義,那大致上都會是說,因為遭受到他人的辱罵或者是批評,或者是惡意的攻擊,公開這些個人的訊息,造成當事人的身心受創,這樣子算是一個網路霸凌。)
而這些網路霸凌的模式,最常見的包括線上遊戲的嘲笑欺負,以及私人資訊被公開等等。根據調查顯示,受霸凌的對象,有一成會想自我傷害甚至自殺,且多半悶在心底不向外界求援。因此兒福聯盟運用社群媒體,製作一系列停「指」霸凌宣導影片,同時邀請藝人分享受到網路霸凌的應對。
(藝人 黃偉晉 Amis
lesalil ʉ television
我覺得如果你的意志夠堅強,你夠樂觀 就可以像我跟鬼鬼一樣,把它轉成一個正向的力量,讓自己更加油更努力,讓那些人下次可以看得清你,但你也可以不用理那些人(霸凌者),如果你真的心情受到影響了,一定要找出口,一定要找發洩,但是,不是傷害到他人的喔,你可以找朋友,你可以去運動,你可以去追劇,讓自己分散注意力。)
(兒福聯盟執行長 白麗芳:
lea ʉ 't ʉ c ʉ ta o'oko
家長方面應該要多陪伴多注意孩子的一些情緒行為,有沒有不同的表現,那也希望學校的教育不只是停留在一個霸凌的宣導,而是要更實際的有一個案例演練討論,激發孩子的同理心,那也當然希望兒少網路原住民的時代,他們要在使用網路的時候,學習怎麼樣做好網路的素養。)
隨著網路發達,國人逐漸重視網路的人際關係,就像已讀不回或是未受邀請加入群組等網路排擠,都可能造成當事人身心影響,因此師長的關懷及使用網路的禮儀規範,也是教育的重要層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