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8
記者
Ciwas Yamai (蔣淮薇) / puljaljuyan (李耀維) 桃園復興

拍板定案! 本土語文課列7.8年級必修

教育部課審大會16號,進行國、高中階段本土語文課程安排第二輪審議,正式拍板定案!宣布本土語文列國中七、八年級必修,九年級為選修,但保障原民學生權益,學校應開設原住民族語文課程至少每周1節。到了高中階段,則必須完成2學分本土語文必修課程。

對於這項變革,不少原鄉學校早已超前部署,像是桃園市立介壽國中,致力推動泰雅族文化為校訂課程,以七年級課表為例,一周會有6節彈性課程,當中至少會讓學生每周上各一節的族語課跟泰雅文化課。

(桃園市復興區介壽國中校長 傅美琴:
基本上我們早就超前部署了,我們學校七八九三個年級,每周都會有一節的族語課,因為文化不能遺漏語言)

但對都會區擁有上千學生的學校來說,要從現行4到6節彈性課程,挪出1節,改為本土語文必修,可就沒這麼容易。以桃園市大成國中來說,主要發展閱讀本位專題彈性課程,但校方坦承,光要說服特定領域"減課",就有難度,再來也會面臨到,全校學生數2,186人,原民學生135人,但卻橫跨10個族群,校方認為師資需求將是最大挑戰。

(聲音來源:桃園市大成國中校長 蘇佐璽 泰雅族:
教育部跟教育局都有鼓勵,現職的老師來去進修,但是時程上來不及,所以未來可能要開放一些,他並沒有正式的教師的專業證照,但是他卻對相關不同的本土語,有一定的水準老師進來,要不然絕對是沒有辦法上)

針對都會區學校面臨各樣難題,校方希望教育部或地方教育主管機關能祭出更多配套措施。此外,課審大會也討論到,為了避免少數學校刻意誘導學生放棄選習族語課,有學者提案,各級學校應把各校原住民族語文課程的開課意願調查,及實際開設狀況,公告、說明於學校網站,並由主管機關積極督導,最終也獲得在場委員,無異議通過。